的人都雷住了,钟成你的心也太大了吧。
为了不影响机床厂的生产任务,专项小组选定以机床厂的一条齿轮变速箱装配线进行试点。
齿轮变速箱要用到的零部件种类繁多,是机床的核心总成之一,对机床性能的影响巨大,制造过程的复杂程度最具有代表性。
钟成已经对共工系统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设计,但还需要具体的制造过程对各功能模块进行填充。
他们先是深入生产现场,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要素。
首先是各种元器件、零部件等物资的订单执行流程,其中涉及各种单据、相关人员的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
然后就是物资的出入库管理、生产车间领用后的中间库存管理、半成品的出入库管理、数据如何接入财务成本系统等。
最后是最复杂的一块,各类元器件、零部件如何上线、如何加工装配、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测量手段和标准、员工的操作,涉及到制造过程中最细节的东西。
他们就是要把这一切信息全部采集到电脑中来,再通过设定的程序处理后,发回现场指导生产,甚至是让机床自动加工。
尽最大可能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滞后性和失真。
共工制造系统也就是工业4.0,其实就是对制造过程的信息流管理,与工业3.0的最大区别在于不只是简单的收集信息,还能够处理信息,反馈信息到现场指导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制造。
专项小组的五个人除了刘玉柱对生产现场不太熟悉,其他几人都是在生产现场摸打滚爬过的,收集现场信息资料完全没问题。
特别是钟成和赵唯,他们对机床厂的机床设备是太熟悉了,解决了工业4.0中难度最大的机器互联问题。
就是通过局域网,将所有的机床设备联入网络,采集机床设备运行中的所有参数,由主控服务器中的程序模块进行判定运行状况。
通过工艺管理模块和生产计划模块向机床设备发出生产命令,机床设备自动开始运行,并反馈执行情况。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生产和柔性化生产。
现场的工人将从繁重的机床设备操作中解放出来,只干一些测量、机床维护保养等相对轻松的工作。
当然现场人员的大幅减少是肯定的,但目前机床厂就是产能增加太快、人员严重不足。
精减现场人员正好符合机床厂目前的需求。
只用了一周时间,专项小组就完成了现场信息的收集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