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此二者乃是最难之处,多少读书人十年寒窗,铁砚磨穿,最终却因策、论之差而前功尽弃,你可要小心了,之前的话便是真相也不可再说,否则科举一途你也走到头!”
面对先生的警告,谢灵均不敢怠慢,这都是前辈留下的经验,说的难听点“炮灰”的忠告尤为重要。
经过周德的讲解,谢灵均才知道策论的不同,策更加趋向于解决办法和建议,而论则更多的是在以实际问题进行探讨,科举更加人性化的是要你自己拟题,自己与前人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辩论!
“这是你父亲在游历后蜀与南邺后回家所作之论,或许对你有用。”周德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书册交给了谢灵均,算是给这个学生晚辈最后的礼物。
这是一篇论著,讲述的正是天下局势,以及北华的破局之法,谢灵均大致扫了一眼便忍不住坐在先生的书房认真细看。
周德笑了笑,在谢灵均的身上他看到了谢善安当年的影子。
吸引谢灵均的不是书中的见识,而是高明的局势分析,这位“素未谋面的老爹”居然将北华、蜀中、南邺三国的利弊分析的一清二楚,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破局之道,谢灵均第一次发现或许是自己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尤其是老爹作的《国鼎论》,将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与眼下的三国之争结合了起来,阐述三国平衡之道。
提出了拉拢后蜀的同时,暗中对后蜀的交通要道,守卫森严的咽喉重镇进行渗透,“积数代之功,南征邺朝,西亡旧蜀,天下一统,大事可成!”
若是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若没有多次游历的心得根本不可能写出这样出彩的文章来!
在天色暗淡的时候,谢灵均这才合上手中的论著,沉思良久不禁对周德道:“这篇论著可是我父亲死后才到先生这里的?”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周德惊讶的看向谢灵均道:“嗯?你猜到了?这篇《国鼎论》确是前些日子东都城中的旧友托付于我,说从他手中交给你,不如我这先生来的好,这是你父亲一生精血之作,也是在他身死之后才从送回来的。”
谢灵均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甚至没有打听那位父亲旧友的身份。
轻轻将书册放入书包中谢灵均便向周德行礼道:“学生知晓了,但学生临走之前还需嘱托先生一句,此事先生权当没有发生过,万万不可让旁人知晓!”
周德刚准备发问,却见谢灵均道:“先生还是别问了,可能是这东西害死我父亲的……”说完便走,只留下周德惊诧的站在书房中。
他第一次看见谢灵均如此的深沉,和他教过的所有学生都不一样,这般年纪就已经有了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地,着实异于常人。
这么多年来几个好友都在尽力隐瞒谢善安的死,那场席卷北华的改革也在开始的轰轰烈烈中归于平淡,不知多少人因那场改革而死,但能如谢善安那般体面的却少之又少……
为了保护这孩子,就算见他堕落成纨绔也无所谓,只要他能活着便好,谁知还是成了出头的榫子。
周德猛然一惊,或许这孩子早就知晓他父亲与门阀以及朝堂上的争斗,才会变成一个纨绔?为的是保全南阳谢家一脉?!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