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p>
宋如是先前也读过几首写梅的诗,这会子又看那蜡梅,枝条瘦硬,花朵疏落,但却朵朵黄亮,真如蜡染一般。其香,清淡幽远,缭绕缠绵,冷香幽俏,沁人肺腑。岁朝清供,色香俱佳。</p>
这一处赏景的也有不少读书人,三五成群,或是手拿折扇,或是腰胯宝剑。</p>
如今年轻郎君,许多都是挎着宝剑的,那剑柄上坠着个红线结成的长穗子,或是五彩线结成的。</p>
女子则是腰肢纤细,有的手执团扇,也有手上抱着个暖手炉子的。宋如是此番便抱着个暖手炉子。</p>
她手上暖和,却觉得脚冷,只想着若是下一回出门,便穿上棉鞋。这绣鞋虽是好看,到底不挡风寒。</p>
她脚下的绣鞋乃是春花的得意之作,秋香色的料子,用了巧思,只绣成了仕女执扇的花样。若是站着不动,便瞧不见其中玄机,非得行走间,裙摆摇曳间,方才能够惊鸿一瞥。</p>
春花脚下的绣鞋也是自己绣的,比之宋如是的却是简单许多,缠枝的花样,鞋尖儿上绣着一朵半开半合的芍药。她身穿茶色袄子,也就脚上的绣鞋方才显露出少女的娇俏。</p>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梅林之中的小娘子,看那模样也都是精心打扮过的。</p>
那一处有个小娘子很是显眼,老远就能瞧见梅林底下大红色的身影,那女子身穿红衣,头上簪着珍珠步摇,行走间欢声笑语,只引得人众人频频侧目。</p>
春花看那女子倒有几分眼熟,不由说道:“娘子,那一位姑娘为何这般眼熟?”</p>
宋如是看过去,看那女子同两个男人在一处,其中一个书生模样的,另一个瞧起来倒像是个泼皮。</p>
那泼皮手上提着一把宝剑,说话间,朝着那梅枝上一砍,梅枝折断,梅花飘散。那女子便发出一阵响亮的笑声。于是那泼皮模样的似是得了鼓励一般,越发的挥动手上的宝剑,他几人脚下很快就积了十几枝梅枝。</p>
“这女子模样妩媚,先前倒没有瞧见过。”宋如是扫了一眼,便不再看,只朝那梅林深处看去。那一处也有赏梅之人,但是并不太多,只有几抹身形,但很快又不见了。</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