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次读书会到现在。
吃饭第一,回馈家庭的观念早已统一,剩下工作、朋友、健康、读书什么的各有所选。
不过,这是属于个人自由层面,文昊不打算干涉,也干涉不了。
任何企图控制别人的行为最终都会失败。
古玩的事儿也已经被他们正式的做了起来。
如今,秉昆在四合院的倒座和太平胡同郑家老屋,就是他们交流心得,存放物品的地方,逐渐成了小基地。
有吃有住有隐私,很方便,除了他们,基本不会带其他人进来。
他们创造性的分为回收站、文物旧货商店、朋友介绍三条线,分三组各管一条,很是收了不少东西。
虽然偶然有赝品,但文昊要的是历史沉淀,是里面的技术,造假反而更需要技术,所以并不影响。
就是这样,秉昆也照样给当事人记账,后面从收益里扣除,文昊给的太多,扣的起。
总之,大家的腰包是鼓了不少,几个人逐渐的宽裕了起来,彻底的体会到了财务自由的好处,越发热情起来。
文昊知道后赶忙给他们降温,说平常心平常心,别影响工作学习,当做业余爱好就好。
稳住慢慢来,里面藏的知识深着呢,多学习多积累,这是个能管一辈子的事儿。
能学知识能挣钱,还能交朋友,以后更能传给后代,有看上的不妨自己留几件,说不定未来都不需要奋斗了。
文昊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空间从里面提取不少有价值的技能,最后都成了他的战略储备。
秉昆他们虽然没有空间加持,慢慢参照学习,收获也是一样的。
好在十二月份的时候,文昊偶然的给他们寻了一个好老师——茅愚言。
这人纯粹是自己撞进文昊碗里的,想起那天的事儿,很搞笑。
那天,文昊偶然心血来潮,计划去吉春黑市看看。
凌晨5点多时候到的,没啥买的也没啥卖的,安步当车,随意游走,想找点儿平时不常见的稀罕东西。
结果在天快亮的时候,看到这茅老爷子,瘦小枯干的身子蹲在那里,双手互揣在棉袄袖子里,戴一副少了一条腿的眼镜,用绳子绑在耳朵上。
老爷子身前摆着一整套刻刀,把手都光滑油润,软牛皮装具,用了不少年头的样子,文昊一看就喜欢上了。
上前一问,说,“老爷子,这一看就是有传承的东西,而且还经常用,为什么要卖啊?”
老爷子看他是一个孩子,本来不想理,听见他这样说,不答反问,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