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赞郁首部个人随笔集《朴赞郁的蒙太奇》收录了《共同警备区》的创作故事。朴赞郁透露他做梦都想拍摄一部跟朝鲜半岛南北分裂有关的电影,在出道前也
,。曾写过这类剧本。
“住在西柏林的韩国某电台特派员,为了采访在一场竞赛中获得冠军的朝鲜出生的女长笛演奏家而前往东柏林,而后两人陷入了爱河,但当时的韩国和朝鲜的情报当局强行拆散了两人。大概就是这样的故事情节,这是我写过的唯一一部浪漫爱情故事。为此,我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查阅了很多资料,写了很长时间。但在我脱稿几天后报纸上刊登了朴光秀导演即将要拍摄《柏林报告》的相关报道,电影公司得到消息后即刻抛弃了这个剧本。其实除了在柏林发生的爱情故事之外,我们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可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呢?因为那次事件,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想放弃出道决定移民。”
给女儿的家训是“不行就算了”
尽管朴赞郁的电影氛围总是让人感到“窒息”,但生活中的朴赞郁却不这样“可怕”。在《朴赞郁的蒙太奇》中,就记录了他很多趣事。
例如,他吐槽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千篇一律的问题,自己要像复读机一样痛苦地回答,但为了电影票房,又不得不这么做。还有一次,在一个咖啡馆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到怎么看待《我要复仇》票房萎靡不振这件事,朴赞郁突然招手大声喊道:“服务员,我要埋单!”
当然,有个性的朴赞郁也会怼记者,例如在觉得问题不合己意时,他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想提醒您一下,在提出带有侮辱性的问题前您最好过过脑子,否则您会发现这是今天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
朴赞郁非常反感影评人热衷于揣摩“导演意图”,将某些镜头进行高概念化的解读,或者自作主张认定导演借鉴和致敬了前人的作品,然后自恋而得意地来找导演确认。
朴赞郁认为很多影评人的所谓解读实际上禁锢了观众的理解空间,不同的理解是观众二次创作的过程,与导演无关,更不应该被评论人的观点所限制。
而在家中,朴赞郁则是好丈夫、好父亲,他和妻子相识于大学电影社团,他说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是全程陪妻子分娩。当女儿出生那一刻,“我一下子就哭了”。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收集家训的任务,朴赞郁想了几个小时,在白纸上给女儿写了一句话:“不行就算了。”他跟女儿说:“人要有闯劲儿,不管啥事,先做了再说,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就酷酷地来一句‘不行就算了’。”
在朴赞郁看来,现代人总是傲慢地认为,只要有意志,就能改变任何事情,事实上,单凭意志能改变的事情少之又少。心怀这种傲慢想法的人,无疑会频频遭遇挫败。他对女儿说:
“拼尽全力仍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在这万事都标榜竞争的社会里,真正弥足珍贵的是放弃的哲学、断念的哲学。你爸爸我曾做梦都希望《我要复仇》能创下票房纪录,赶超你爸爸的朋友拍的电影,但结局惨不忍睹,票房只有他的二十分之一。”结果,女儿将这“家训”报给老师后,老师说:“世上哪有这种德行的家训?”
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小动物,但是朴赞郁对宠物毛过敏,看到女儿那么失望,朴赞郁就养了一只猫,结果朴赞郁因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医生说再这样的话,猫的寿命都会比朴赞郁长。后来,朴赞郁把家搬到郊外,给猫提供了一个宽敞的地下室。
在“复仇三部曲”之后,朴赞郁于2006年拍摄了一部名为《机器人之恋》的爱情喜剧片,他说:“我想拍一部电影给自己的12岁女儿,希望她能喜欢。如果说复仇三部曲是一顿大餐,全是大鱼大肉,那么《机器人之恋》就是一道清淡的小菜,是可口的甜点。”
我们应该尊重电影在电影院里的放映
《分手的决心》是朴赞郁继拍摄《小姐》六年之后,推出的第一部长片,其间,朴赞郁执导了一部电视剧、一个短片和一个摄影展。与这些媒介相比,长片制作有何不同感受?
朴赞郁表示,自己重视工作的所有形式和媒介,所以无法按照优先级或价值来排列它们。
“但我想说,在这漫长而艰难的疫情时期之后,能够在影院里一起看电影是真正特别的事情。这是在疫情之前我们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我最看重的是故事片的形式,它要求人们回到电影院,获得不间断的集体体验。因此,我真心希望观众能够放弃他们在过去几年中养成的一些观影习惯——在小屏幕上看电影,不断暂停看手机,零散地看电影。所以,回到长片形式的工作对我来说不是特别重要,但我很珍惜我的观众能一起回到大屏幕,真正走进我电影的世界。”
很多影人对于电影院的未来抱有悲观情绪,朴赞郁表示,他倒是不这么悲观,
“我也在youtube上拍摄短片,也在平台上拍摄系列剧。我想每个作品都有它适合的平台,但是没有人可以剥夺我们在电影院感受集体体验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电影在电影院里的放映。”
朴赞郁曾经为自己设计了“墓志铭”:“他一生共执导了69部长篇电影和35部短片电影,并为48部影片提供了脚本,他是一位不太自私的导演,如今在这里长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