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顾二铁板着心,只招劳力,不招老人。最后是刘大光看不过眼,求着顾二招一些小孩。
顾二没驳刘大光的面子,答应招了600小孩。但提出条件,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孤儿,八九岁到十二三岁,只能吃饭,干不了活。
顾二对刘大光说,这些小孩不能白养着他们,要组建学校让他们学习,长大了好好的为我们干活。
招收难民的速度很快,三条船不停的运输难民。
在三条船运回了第1批难民的时候,抽空去了一趟福建莆田那边,把蔡思敏和他购买的1000头牛运回基地。
然后马不停蹄地航行在关渡和三段湾之间,三个月间,共运回了10000劳力和600孩子。
运送难民的事完成后,顾二没让三条船闲着,派蔡思敏以莆田县那个小渔村为根据地,不停的在周边各县收购耕牛,神船2号和神船3号不停的把购买的耕牛运回基地,顾二则带着潘显胜开着神船一号考察台湾岛北端的的几个无人屿。
通过对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的考察,果然发现了大量的鸟粪石,堆积的厚度十几米,足够关渡基地挖几年的。
顾二让潘显胜组织了一个挖肥队,并从商城买一艘100吨木壳机帆船,从张信的几个徒弟中选了两人当正副船长,配备6名船工,开船跑运输,解决了肥料的问题。
解决肥料的问题之后,顾二着手安排基地生产。
这次招收的劳力们运回基地之后,休整一段时间,然后去开荒。
开荒需要的人手是个无底洞,这一万劳力先都集中开发三原。
少牛,没拖拉机,10个人一天才能开垦一亩田,还要修路和挖水渠,1万劳力从9月干到10月,勉勉强强把三原区域开发完成,开垦耕地30000亩。
留下3000劳力和500头牛在三原建农庄,其他劳力转战河中区(基隆河和淡水河中间的区域)。
劳动是能够给人带来希望的。用劳动的汗水换来了大片的耕田,大片的耕田意味着即将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意味着吃饭有保障。所以尽管新来的劳力们不停地从事着比较繁重的开荒工作,但他们干劲十足。他们不怕劳累,他们更怕的是一身力气没地方使,只能绝望地等待着被饿死。
如今能吃上饱饭,穿上了新衣服,干活也不是累的受不了,几个头领对大家都很和气,新来的难民们很快就喜欢上了关渡基地。
崇桢二年过年前,河中区开发也完成了。
买牛的工作也有很大成果,由于蔡思敏的不懈努力,花掉了刘大光库中的27500两银子,关渡基地拥有了5000头耕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