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人类还用钱作为计价货币,不管是纸币还是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别倒退回“物物交换”,银行体系就会一直存在;
只要人们依旧害怕小概率事件发生,比如火灾、车祸、地震等等,那么保险行业也不会消失。
故非科技非衰退型行业里的公司,产品和服务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司,尤其是存续期间已经很长的那种头部公司,我们使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去计算他们的估值,大概率能获得一个“模糊的正确”。
在现金流贴现法中,上雪推荐大家用两段法的股利贴现模型。
所谓两段法,就是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两段:高速增长阶段和收入稳定阶段,也就是成长期和成熟期。
在高速成长阶段,我们给企业预估一个高一点的增长率,在成熟阶段使用一个较低的增长率。
举例:巴菲特在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
假设可口可乐的股东盈利(即:净利润+折旧和摊销-资本支出)能以高于平均的水平增长至少10年。之后,其平均增长速度放慢到5%。在第11年,以9%的无风险利率减去5%的增长率,得到的4%就是公司未来盈利的折现率。
当无风险利率为9%的时候,这个模型很好用,但现在更多的时候无风险利率是5%或6%怎么办呢?
当无风险利率为6%时,减去5%的增长率,对股东盈利进行折现所使用的折现率仅有微不足道的1%,此时巴菲特会怎么做呢?
巴菲特告诉我们,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他会上调折现率。
当债券的利率跌破7%的时候,巴菲特会将他的折现率上调至10%。如果利率继续走高,他就成功地维持了折现率与长期利率相匹配。如果利率没有继续走高,他的调整就令他获得了额外3%的安全边际。
(PS:现金流贴现模型的公式大家自己百度一下,网页版无法打出原版公式,作家助手也不支持图片上传。)
总之,巴菲特的方法就是在一个低利率环境下,也就是宽信用周期下企业估值被放大的情况,人为用高折现率给压低了,如果他想获得一个安全边际,那他只要在公式里把分母的数值调小一点,分子的数值调大一点,出来的商一定是比原来小的。
比如一家企业值100块,每年可以以15%的速度增长,但因为我们想要安全边际,所以尽管这家企业可以每年增长15%,我们都只按它能增长7%来计算,这样企业的价值就被严重低估,比如我们算出来的数值是50块,那么当市场先生有天真的给我们报价50块以下时,我们就直接买入即可,因为这项交易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其实巴菲特经常以低于50元的价格买入那些价值100元的股票,他看准了,再加上企业本身不错,就重仓并长期持有,这种打法其实风险是低于多元化投资的,因为安全垫足够厚。
不过现实生活中真的要去运用现金流贴现法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公司大一些那我们就必须要分业务板块进行单独估值最后再一起汇总起来,毕竟同一家公司旗下不同业务的盈利增速和市场前景都不一样。
比如.Morgan给阿里估值就分了四个业务模块,下列数据摘自2021年12月31日JP给阿里出具的估值报告:
“OurJun-22SoTP-basedPTofUS$210includes:US$100shareforthecorecommercebusiness,US$57shareforcloudcomputingservices,US$4shareformediaandentertainment,US$31shareforitsequityinvestments,andUS$17sharefornetcash.”
大致翻译:阿里电商业务估值是每股100美元,云计算业务时每股57美元,娱乐传媒业务是每股4美元,股权投资是每股31美元,净资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