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吧

零点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雪视角 > 正文 第49章 良好心态

正文 第49章 良好心态(第3页/共3页)

这种心态就是:即便交易所关门,股市从此不开了,股票也不在公开市场上流通了,我巴菲特也不怕,因为我认为公司未来给我赚回来的现金流就能够让我收回投资并同时赚很多钱。

巴菲特这样的思路就是典型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思路。

比如今日资本的徐新,网易当时都跌到几毛钱了,都面临美国投资者集体诉讼了,她作为投资人都没有卖,同时她投资京东1000万美元,赚了150倍也没有卖,直至后来京东上市,徐新也是因为基金到期,需要对付所以对京东进行了少量减持,大部分钱还是继续留在京东里面。

这样的投资思路其实就是企业家思维,徐新很大程度上已经把网易和京东当作自己的企业去看待了,就如同高瓴资本的张磊对待腾讯和美团一样。

想当年腾讯出了一个不知道如何实现盈利的QQ之外,什么都没有,是张磊伸出援手拉了腾讯一把,后来腾讯股价飞涨,飞涨到连马化腾都减持了,张磊还是依然不卖。

其实在资本市场,大家找到一个好企业真的不难,很多人都能找到,也很多人都愿意在低点买入,难就难在长期持有。

究竟什么样的心态有助于我们长期持有?

很简单,买入之前你就问自己:

如果我买入后明天交易所就倒闭了,我的股权不能在公开市场上流通了,我还愿不愿意买?

我买的究竟是股票还是一个生意?

上雪敢打包票,如果我们觉得我们买的是股票,那我们大概率是拿不住的,即便在左侧区间,明知道这公司股价被低估,稍有风吹草动,市场上多几个鬼故事我们就赶紧跑了。

只有我们非常清楚我们买的是一个生意的时候,我们才愿意拿出更多的耐心,长期持有。

最后,上雪用巴菲特的原话来给《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本书的分析做一个结尾:

巴菲特:“在我的记忆中,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从来没在分析报告中提过每股收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都要求我们在五年财务概要中标明每股收益。但鉴于你提到的那些原因,有很多人关注这个数字,但我觉得这个数字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了,你还不如去看每个业务单元的经营业绩,那些数字可比每股收益有用多了。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我从来没在公司的年报中用过每股收益这个字眼。

不管我们买什么,无论是可口可乐、吉列,还是任何其他公司的股票,我们的心态都是一样的:如果交易所关门歇业,就像1914年那样,我们依然愿意持有这些股票。如果交易所关门后我们就不愿意拥有此业务了,那么在交易所正常营业时我们也不会愿意拥有。

尽管如此,流动性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相对温和的加分项,它不是减分项。对于伯克希尔的股东来说,它还是加分项。但如果流动性成了伯克希尔股东很大的加分项,那他们肯定不适合做我们的股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