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下麻烦事够多的了,再因这二十两银子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惹出一些事来,岂不更是麻烦?”
诸葛青傲然道:“父亲,您可知道周春燕这个人吗?”
“怎么?你认识她?”诸葛成骤然一惊,这个名字他太耳熟了,周国摄政十多年的长公主,实际上的当家人。
诸葛青得意道:“正是,去年在晋国参加诗词大会时认识的,当时我们两国的使团被安排住在同一个驿馆里,每天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之间还交换不少本国的特产。”
诸葛成迟疑道:“我记得去年去晋国的使团有二十多人,怎见得人家单单记得你?”
诸葛青哈哈笑道:“父亲,你可记得孩儿曾作过一首关于友情的五言诗?”
诸葛成点头,“记得,那首“赠友”是你至今作得最好的一首诗,虽然没在当时的晋国诗词大会上得奖,但是也令人印象深刻。”
诸葛青兴奋道:“当时周春燕也和您说差不多的话,她还请我用上好的宣纸重新誊写一遍赠送给她,并回赠一方上好的端砚于我!”
诸葛成略着思量,沉声道:“反正现时我们已经落到这步田地,不如去找这位周国的长公主搏一把,即便是再坏又能坏到那里去呢?”
三十里路,快马加鞭,只用半个时辰便到了平梁城,进城后,诸葛成父子经过打听,很快就找到镇国公主府,这次在熟知周国人的秉性后,父子二人直接打点门卫二百两银子,要说这银子在周国真是好使,特别是一出手就是二百两的豪掷,这些门卫还是第一次见到,得,收人钱财替人办事,何况还是在门卫的职责范围内的事,赶紧麻溜的进去通报吧。
周春燕听完门卫的禀报,非但没摆什么架子,还亲自迎出门来,刚一见面,周春燕尚未来得及开口寒喧一番,只见诸葛成“扑通”跪到在地,大喊道:“在下恳请公主殿下,救家母一命!”
周春燕吃一惊,在问清楚情况后,急令凡在府中当值的太医全都前来为诸葛青母亲诊治,可惜的是,由于老夫人年老体弱,再加上一路惊吓颠簸,此时已是气若游丝,即便太医们医术再怎么高明,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夫人在面前一点点咽气。
诸葛成父子当即抱头痛哭,诸葛青更是忍不住向周春燕哭诉,通梁县的那个庸医耽误了他母亲的最佳医治时间,周春燕好言安慰他们父子一番后,又当面令人去通梁县查处那个所谓的名医。
接下来数天,在周春燕的帮助下,诸葛成隆重安葬了离世的老妻,好巧不巧,就在父子二人即将进入守孝期的时候,周春燕接到安插在郑国都城里的探子送来的密报,郑国军队已经重新占领新京城,眼下正在向郑楚交界的楚国边境重镇新阳关方向推进。
原本想留下诸葛成作为自己幕僚的周春燕,在经过再三思量,还是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诸葛成父子,由他们自己决定去留。
在得到周春燕传来的消息后,诸葛成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回国,然而,儿子诸葛青和他的想法却不同,诸葛青认为经此一战,郑国现时已是元气大伤,没有十年八年绝对恢复不了,即便现时能够复国成功,怕是也支撑不过三两年时间,与其到时四处逃命,倒不如就此在周国安定下来,过上平静的日子,再说刀剑无眼,郑国若是再次遭遇灭国之灾,能不能像今次这样顺利逃出来都难说。
父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经过反复商讨确定,父亲诸葛成起程回国,而诸葛青和妻子则留在周国为母亲守孝三年,等到三年守孝期满后,再确定其去处。
临回国之前,诸葛成父子特地前来和周春燕告别,除了将儿子诸葛青托她照顾,还表示,将来周春燕若需相助,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