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若是三省仍在,门下省侍中当有封驳之权。”
徐氏皱眉苦思,李高炽突然在背后笑道:“陛下这是想偷懒呢,几十个竹筐……”
“封驳圣旨?”李高煦冷笑道:“只怕是因为礼部无视陛下命朝鲜进献美女吧!”
“你胡说,我没有!”李允熥转身骂道:“老九,你这是嫌乾清宫还不够热闹?!”
“不知道我为何这几天为什么呆在坤宁宫?!”
饶是李高煦今天心情不畅,也忍不住脸上带出几丝笑意,徐妙锦撞破了陛下的鼻子,又一拳将陛下打成熊猫眼……最近礼部正在筹谋选妃事,帝后有点不合。
用李允熥的话来说,现在都用不着制冰了……乾清宫里整日冷飕飕的。
李高炽坐下笑问:“陛下,隋朝亦有门下省,但隋炀帝还不是国破身亡?”
呃,这个……李允熥只能转头求助的看向徐氏。
“隋炀帝在位期间,门下省少有封驳,虽多有苏威等名臣劝谏,但隋炀帝罢其官……”徐氏叹道:“开运河不惜民力,征高丽师出无功,三下江南不守其位,近谗喜佞不纳谏言,如何能不国破身死。”
李高炽神色微变,点头道:“碰上隋炀帝这种……就算是比干剖心也无济于事。”
“陛下所言虽有偏颇之处,但亦有可取之处。”徐氏缓缓道:“其实隋唐三省六部,但在中晚唐至两宋期间,设政事堂,但凡议事者,皆视为宰辅。”
李允熥听得懵懵懂懂,一脸茫然……经过几个月的历练,演技愈发炉火纯青了。
李高煦也是一脸茫然……呃,他是真的没听懂。
而李高炽隐隐听出了点味道,徐氏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三个人中,只有李允熥一个人能确定徐氏在想什么,可能会做什么。
武英殿议事,最早起源于小半年前双方的第一次谈判,之后双方势力的交锋都被刻意局限在这个范围,总不能每次交易都打生打死吧?
之后朝局渐渐平稳,双方也将武英殿作为了固定的议事场所,试探、交易、交锋都在这儿进行。
所以,武英殿事实成为了政事堂一样的存在,但问题在于,这些人大都是有其本职的,他们既没有宰相的尊崇,也没有宰相的地位,却实际运作这个帝国的运转。
说得简单点,徐氏私下不止一两次吐槽,武英殿议事,几乎和民间吵架差不多。
谁的人多,谁的声音大,谁就能占到上风……之前徐辉组不就是想让夏元吉帮腔李高炽,激得李高煦掀桌子吗?
最关键的是,效率太低,一丁点儿的屁事,只要双方意见不同,就一定会吵得天翻地覆。
有时候是李高炽、李高煦的内斗,有时候是李高炽、李高煦联手斗徐辉组,有时候三股势力达成平衡,中立的几位都怒了……比如这次筹集粮草,居然三方共议,从琼州调粮,气的户部尚书郁新要吐血,这也是郁新选择请辞的一个原因。
对于李允熥本人而言,如果能组建一个规模略小的决策机构,徐氏八成会把自己带进去……虽然还是个傀儡皇帝,但很多事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配合常宽、王钺、杨应能安插在朝中各处的旧臣,应该有所作为。
说得简单的,人数少了,朝局运转将会更加快捷,决策的效率相对高了,而一个皇帝掺和其中,总归是有意义的。
而且,这样的决策机构,徐辉组肯定是一个,徐氏肯定是一个……她很可能为了制衡,让李高炽、李高煦兄弟都不入列。
诸般心思在李允熥脑海中飞速的一闪而过,他笑着说:“四婶,今儿中午要在这儿混一顿……阿锦这几天脾气不太好……”
徐氏示意宫人传话上菜,叹道:“回头我去劝劝三妹,不说陛下乃是天下之主,即使是民间……”
“咳咳,咳咳。”李高炽小声提醒,“母亲,皇组父曾下令,民间不许纳妾。”
“那是民间。”李高煦哼了声,“大哥府内都六个……还是七个侧妃了,通房更是数不胜数!”
“六哥是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面对李允熥的调侃,李高炽苦笑不已,“陛下这比喻有点……”
徐氏都懒得说了,次子脾性暴烈,战场杀戮,理政非其所长,而长子善于理政,又长袖善舞,笼络诸多文臣,但身躯肥胖,偏偏还好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