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吧

零点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大明王朝1587 > 正文 第四章 洋人有甚么了不起

正文 第四章 洋人有甚么了不起(第2页/共3页)

方官员在海外贸易管理执法权中,仅仅只剩“丈估”的职权,“主裁”之责完全被掌握在广东市舶司手里。

朱翊钧笑道,

“朕没说他们不尽心,只是朕有些好奇,既然洋商和传教士是一伙儿的,那洋商也全信教吗?”

朱翊镠“哟”了一声,道,

“这臣倒不清楚了,不过洋人里头信教的人的确多。”

朱翊钧明知故问道,

“他们都信甚么教啊?”

朱翊镠想了想,道,

“都信景教……就是蒙元的也里可温教。”

李太后忙道,

“那就更不能让洋人到内陆来了,也里可温教的教徒一多,必会与释道二教分庭抗礼。”

李太后笃信佛教,自然会对基督天主产生敌意。

朱翊钧不以为意道,

“洋教也没甚么稀奇,当年蒙古的克烈部、乃蛮部、汪古和畏吾儿部都信景教,忽必烈时,那拂林国来的景教教徒爱薛还被伊利汗国的阿鲁浑汗封侯拜相呢。”

李太后淡淡道,

“用信洋教的洋人当官当然没甚么关系,不过是忠孝仁义之外再多信一样东西,和咱们大明的官员时常去佛寺里敬几柱香是一样的。”

“可要是这洋人不当官,光传教,传得百姓变了想法,变得忠孝仁义全都不信,或者将忠孝仁义变了腔调,成了另外一样东西,那就会出大事。”

“何况,这也里可温教本来就凶狠残暴,哪里能同释道二教相提并论呢?”

朱翊钧相当佩服李太后那敏锐的洞察力,晚清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不就是洪秀全“将忠孝仁义变了腔调”吗?

“老娘娘未免有失偏颇了罢。”

佩服归佩服,朱翊钧却不能像李太后一样,任性地把传教士一竿子打死,晚明不是晚清,晚明传教士的作用可不止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这一项,

“也里可温教或也有可取之处。”

李太后道,

“昔年蒙古人征南宋的时候,那南征大将伯颜不就信也里可温教吗?”

“倘或也里可温教能与佛教一般普渡众生,那蒙古大将伯颜又怎么会屠尽常州呢?”

朱翊镠补充道,

“是啊,当年伯颜把常州屠的就只剩七个人了,且他征南宋的时候,还说要像曹彬征江南一样敛杀呢。”

李太后总结道,

“洋教就是嘴上说得好听话,手里做得杀人事,皇上即便对传教士感兴趣,挑几个看得顺眼的,封个不大不小的闲官也就罢了。”

蒙元留下的历史阴影过于沉重,朱翊钧一时竟也寻不出合理的说辞来反驳。

李太后和朱翊镠的观点可以普遍代表一般明朝人对基督教的看法。

蒙古对基督教徒的确十分宽容,但由于元廷当时的政策问题,基督教未能正式走向中国化。

蒙元的基督教徒虽然能受到元廷的重用,但他们在大都学习语言、翻译经书的时候,用的都是鞑靼文、拉丁文、波斯文,用到汉文的地方极其之少,导致基督教经文未能在元代进行成功地汉化。

且蒙元时代的基督教完全依附于蒙古人与色目人,是一种只流行于蒙古上层社会的信仰,其本身的文化

与中国传统完全不同,与汉人和南人有着天然的文化隔阂。

再加上元朝后期,元武宗听信道士赵归之言,下令废金山十字封;元仁宗又起用李孟,采取政教分离政策,使得基督教在地方势力一泻千里。

这种政治上的依附性,大大制约了基督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而当朱元璋推翻元政权之后,明廷害怕蒙古人从草原重取江山,因而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止一切外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