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倒觉得阿姐说得有理,阿娘,我也不嫁人了,只管招婿来一辈子孝敬您!”
胡闹了片刻,齐氏也想通了:“那明儿阿娘就去书坊找你们阿爹去,赶紧的写下和离书送去官府,也省得再受他的气了!”
“只是光阿娘和离了,你们还算是柳家的孩子,阿娘恐明面上不可将你们带走,回头我给你们舅舅们去信,叫他们想想法子,便是嫁妆一分不要了,阿娘也要你们。”
哪有叫阿娘吃了亏还得垫钱离婚争孩子的抚养权的,可便宜了那对狗男女,柳云清一时没开口,细细思索着。
承唐时律法,眼下北宋民风颇开放,女子还算有些自由,只是在和离一事上仍不占光。
眼下夫妻和离有三种方式,一则是妻未犯七出,二人皆同意和离,经官府调解仍要和离的,便签下和离书送去官府,二人自此便不再是夫妻。
二则是妻犯了七出的罪过,丈夫休了妻,再者便是因家暴,一方将另一方告了官。
如果是丈夫打妻子,没受伤的不算,如果受伤了,那么丈夫罪减二等,如果妻子要求离婚,判离,如果不愿离,允许用银子来赎刑,如果把妻子打死了,则处以绞刑。
反过来,如果是妻子打丈夫,就算没打伤,妻子也要挨一百板子,如果打伤了,罪加三等,打残废了,妻子处以绞刑,意外将丈夫打死了,妻子要被斩首,如果是故意杀夫,则被凌迟处死。
如此区别对待已然是相当不公了,还有另一条不公允的律令横在女性面前。
那就是在妻子受到家暴才上告丈夫的情况下,妻子还要做两年的牢为自己上告的行为买单。
故而,思来想去,似乎双方“和平分手”才是对阿娘的最优解,非得是舍得一身剐,才能重获自由。
可阿娘并非汴京人士,再无女儿或是嫁妆傍身,便只有回娘家江宁这一条路可走。
从前她听阿娘说过娘家的事儿,她虽是最小的女儿,家里开着布坊也不缺养着阿娘的银两,可舅舅们也各自有家,尤其是大舅父已然有了孙辈儿。
同这一大家子,统共四房的亲戚住在一起,只想想就没什么清净可言。
况她们阿爹压根儿就没什么做生意的天赋,当年能娶到阿娘,无非是祖父当年是芝麻小官,和齐家有几分交情。
阿爹读书不成,靠着阿娘的巨额陪嫁才开了书坊,攒了些家财,而后又靠着女儿开了第二家书坊,整日逍遥,好不快活。
若白白将这些资财留给阿爹,那还不如一把火将书坊烧了来得清净。
好在上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