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寡人不舍,不愿早朝。”
……
玄宗抵达大殿,群臣们皆已列班等候。
高力士扯着嗓子,唱诵道:“今日佳节翌日,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话音未落,杨国忠上前一步道:“臣有本奏!”
玄宗笑道:“杨爱卿辛苦,昨日晚归,今日还有奏本?足见恪尽职守,忠君爱国,请讲。”
杨国忠道:“昨夜上元花灯,李相之子李木生驾车游灯河,在灯市看到民间女子杨亦蝉貌美,心生歹念。李木生将此女诱拐上车,用迷香迷晕,在车上调戏凌辱。此女同门师兄白复赶到,当街制止李木生伤天害理之暴行。此事有长安数百名赏灯百姓为证。
上元灯会,本是皇恩浩荡,赐福百姓,扬我国威,恩怀四夷。李木生不感念圣恩,却利用佳节之便,欺男霸女,奸女,影响恶劣,民怨沸腾,其罪当诛!”
玄宗看向李林甫:“李相,可有此事?”
李林甫淡定从容,道:“臣恳请杨大人先讲完,再容臣一一回禀陛下。”
玄宗点头,道:“好。杨爱卿,你继续。”
杨国忠道;“案发时,恰逢万年县县尉巡夜。李木生当街被万年县县尉崔涵带走。崔涵不敢招惹李相,徇私将李木生放走。李木生脱身后,私自调动金吾卫包围巴蜀会馆,抓捕旅居在此的杨亦蝉和白复。后因鲜于仲通大人、陈太傅等朝廷重臣及时赶到,制止了这次私自调兵的行为,才未酿成大祸。”
玄宗道:“私自调兵之事,金吾卫可曾知道?”
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出列道:“调兵之事,臣不知,也不曾出具调兵令牌。不过金吾卫本身就有巡视治安,拱卫京畿之责。金吾卫郎将章仇将军接到李相之子报官,带兵抓捕嫌犯,也不算越权。”
杨国忠见玄宗不以为然,故意把语调调高,抑扬顿挫往下讲;“本以为此事就此不了了之,蹊跷的是,就在当夜三更时分,数名黑衣人携带硫磺等引火之物,偷偷窜入巴蜀会馆,在杨亦蝉、白复等人居住的客栈,纵火行凶。
巴蜀会馆乃剑南节度使驻京地,晚上被金吾卫擅自包围后,鲜于仲通大人担心出事,当夜加派人手轮值,将这几名纵火犯逮个现行。一查之下,乖乖不得了,竟是突厥人!”
玄宗一愣,道:“真会有突厥人纵火?”
杨国忠得意道:“鲜于仲通大人连夜拷问,这几人竟是突厥降将阿不思手下,奉命纵火杀人。”鲜于仲通连忙把这几名突厥人的供词呈上。
玄宗道:“这些人现在何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