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肉”的标签受到了排斥, 还是“人”的标签受到了排斥?
在这个认知结构的构想中,人的“意识”,人的认知, 也是一个“填充物”。
如果将这个结构的原始驱动力作为“本源”, 那么, 人的认知, 就是为了填充“对应空洞”而产生的构合物。
这个认知的构合物,就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意识。
从这个认知结构的产生原理假想, 来描述认知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所以,这种为了存在而存在的东西, 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前者是对结构机能的描述,后者则是自我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设想。
然而, 如果真的这里就觉得结束了,那么一切反而会简单很多。
但是, 问题就在于
这个空洞本身,还会继续产生“空洞”。
这个因为“对应”, 因为“空缺”而被填进去的东西,原材料是什么?
空缺因为被填满了,所以就消失了吗?
不,这个预设的“满”,本身也是一个空缺。
空缺并不对应“满”。
或者可以说,这个“空缺”,它更接近“需要”这个概念。
谷蹁
我需要“需要”。
不是很好理解?
这么说好了,把东西“填满”不是它需要的“对应”。
而是“把东西填进去”才是它需要的。
为的是“填”,而不是“满”。
吃饭吃饭,一般人都会有个“我要吃饱”的想法,但是,这个原始机能本身并没有这一套底层逻辑。
它是原始的,是基础的,是简单的。
它的目的就是“吃”。
无穷无尽的、没有边界的。
觉得反直觉?
如果没有边界,那么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到?
引力也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世界为什么没有全部捏在一起?
这个反例其实不太合适,不是个好的例子。
可惜尧言也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去找到一个足够准确的例子。
“对应”,“空缺”,是原始结构带来的一种原始的驱动力,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空缺,各种各样的“黑洞”。
然而,这些“空缺”,又继续堆叠,作为下一层级的驱动力,形成了新的对应空缺。
而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层的“自我”参与了进来。
也就是第一个空缺中产生的“意识”。
但是, 问题就在于“意识”本身具备“认知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