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们众口齐声,而是对赵昕道:“昕儿,你先回后宫去吧!”赵祯并不愿意让赵昕过早接触政治方面的险恶,想着先支开赵昕再说。
赵昕道:“儿臣领命,然儿臣仍有一事不得不说!”
“什么事?”赵祯对此并没有抱有过多的希望,只是想着借此拖延一下时间而已。
“儿臣要弹劾台谏诸官所言不实,辜负天恩,欺上瞒下,不为人臣!”赵昕天然是站在赵祯一边的,自然此刻便将话说得很重。
赵祯的眼眸猛地迸射出光彩来,不过还是压抑着心底的喜悦,道:“无故诋毁朝臣,可是大罪,你可知晓?”
之前侍卫们买的米布,赵昕都让他们带进来了,此刻便让站在外面的他们领了进来。
“这是在城北左厢买的一斗米,合一石六百文;这是城东左厢买的一斗米,合一石六百五十文;这是左二厢买的一斗米,合一石七百文。”赵昕指着不同的米袋道,赵祯若有所思,已经明白赵昕想要说什么,想着如何借助此事突围。
一干文臣同样心知肚明,本来局势一片大好,眼看赵祯已经被逼到墙角,接下来就该下令罢黜三衙主官,推行武将考核法,谁知道突然蹦出来这么一件事。
官府将粮食的价格定为每石三百文,除了继承太祖太宗的律令之外,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第一,宋代有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天下粮产重心在江浙一带,那里的粮价确实就是三百文一石,官方收购价哪怕是略低,也属于正常范围内,而千里转运至汴京之后,价格上涨,也是包含了运输成本的。
第二,依照宋代刑罚,若是官员贪污犯罪,查处你贪污三百石粮食,以三百文定价,则这个贪官不仅需要归还三百石粮食,还需要增补与市场差价。若是市价六百文一石,则相当于这个贪官需要双倍受罚。
此外,常平仓收购粮食备荒也是三百文一石,就是压价,减少政府开支,自然是比市价低上不少的。
这种事情,为官一任自然明白,也就是赵昕这样长在深宫之中的皇子不知道而已。
台谏官写的报纸,有主笔亲自校对,两府宰臣看过,赵祯自己也看过,三重把关,能够到赵昕手上的消息,都是各方层层筛选过的。
明明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下去的,现在赵昕这个“二愣子”捅破这个人尽皆知的事情,让一干文臣不知何以应对。
毕竟,欺上这一条,是实实在在触犯了的,赵昕明明白白告诉台谏官们,自己要看见的是汴京城内真正的物价水平。
只是,台谏们一定大喊冤枉呀!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