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豆形炉体上,镂空的山岭高耸绵延,其间神兽灵禽出没,伴着烟雾升腾,仿佛仙气缥缈,她不觉稀罕道:“有道是‘香绕博山,观烟修仙’,姑娘的博山炉看着虽小巧,细看之下,山间还精雕了许多奇珍异兽,呦,此等模样的,我似乎也认得些,是仙狐吧?”
(博山炉: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博山炉的得名源于外形。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云气纹、人物及鸟兽。于炉中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自然造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少姝忙碌的手一顿,她缓缓抬头,面带郑重之色:“是玄狐,嬷嬷。”
“哦,那我约略听说过,这种狐毛色深黑,长毛尖端呈银白色,在月下尤其熠熠生辉,诚属罕见!”
(玄狐:又名元狐,银狐,黑狐。玄,在古文中的意思为黑色,比如:朱雀、玄武。而于玄狐,则正是对应了银狐毛色深黑,长毛尖端呈白色的这种狐,传说它们原产于冰天雪地的极地,栖息环境多样,森林、草原、荒漠、高山、丘陵、平原及村庄附近,甚至于城郊,都可以生活。通常情况下都居住于土穴、树洞或其它动物的弃洞中,或在大岩石底下挖洞。如何,从各方面看,笔者以为与思姓一族莫名地契合。)
“这香炉出自我们山上的陶窑,足底圆盘上盛有泉水,更助润气熏香,哦,制作陶炉所用的纹饰,陶工们喜欢就地采之,很多都是路边山坡上的野花,枝头屋檐上的鸦雀,张开欲飞的鸟羽,河里游动的鱼蛙,活灵活现。你看这盘子上,有这种孩童游船于莲池之上的纹样,叫做‘婴戏荡船纹’,可是我们这里的陶窑独出的呢!”少姝如数家珍。
赏了博山炉上的巧雕,再听了少姝的描述,那仆妇若有所思,始终专注地盯着少姝的脸瞧,她眼中那久经世事的精光收敛了不少,反而于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惘然:“看来,在此地人们对身属异类者并不排斥,对狐族尤为尊崇,还真少见呐!”
少姝顺着她的话头答道:“我们这洪山,原名作狐岐山,也许本就是仙狐栖息之所,与生民为邻久矣。”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们这里一样,但看到凡远些地方来的移民,脸上都要带出来些许充满恐惧的鄙夷。”仆妇说着,惟妙惟肖地学了一记满是厌恶的眼神,瞅得少姝想笑又不敢笑,“我知道,太多人对匈奴部族心存芥蒂,根深蒂固,就因为和他们不同,所以我们深具令人不安的力量,和无法为人了解的神秘,一举一动都将超出他们的掌控之外,断不可予以信赖。他们忘了,大家彼此有甚差别?不过都是天地间繁衍至今的人罢了!”
一不小心碰触到如此棘手的话题,少姝感觉有些尴尬,只能很孩子气地劝解她:“咳,管他什么同族异类的,我从来懒理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说,否则真得会累趴下,还有精力做正经事?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听自个儿的心声行事,俯仰无愧就很不错啦!”
“少姝姑娘是明白人。”仆妇赞道,忽然觉得庸人自扰说得就是她自己了,什么都在乎,连累害苦了自己。
“至于人们眼中异族的力量么,在我们这里,狐族与神明的意志保持一致,可以自如地引导他们所能驾驭的神奇力量,不同于完全地随心所欲,情愿与生民共同遵守亘古不变的天道,大家自然而然地便接受了他们,心中的感情也很是亲昵。”
“听姑娘如此说,狐族完全融入了狐岐山的世界哩,且与别的族类一起在这里因果相续呀。”
“世界…因果…”少姝肃然起敬,“您老说得真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