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犀利的奏折。
只见他写到:
“兹有高太尉之子,唤作有良者,此厮仗势欺人,鱼肉乡里,恶行累累,险酿民变。
其为敛财,伪造假银,勾结地方官员,侵吞税银,中饱私囊。
更有甚者,因查其罪,竟丧心病狂,行刺罗城县令。
幸有罗城县令苏定,其心审慎,其智非凡。明察秋毫,洞察奸邪之隐;剥茧抽丝,理清乱麻之案。终使大案得破,恶贼伏诛,还罗城一片清平之象。
又有平宁府监察使扈淮波、提税使李横刀,二公刚正不阿,挺身而出。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诱所惑,秉公执法,主持公道。
苏定、扈淮波、李横刀三人,一心为民,忠肝义胆。其德如皓月当空,其行如春风拂面。此乃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望朝廷明鉴,嘉其功绩,以励后人,共护江山社稷,同保黎民安康。”
楚文宾将奏折封好,唤来亲信差役,命其速速与苏定的公文,一同送往京城王丞相手中。
大周京城,丞相府。
王丞相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早朝之上,女皇陛下竟有意赞同高太尉建立安西都护府!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跳,“荒唐!简直荒唐至极!这”
身旁的幕僚们噤若寒蝉,无人敢在此时出声。王丞相大骂,“高太尉这是要权倾朝野,坏我朝根基!女皇怎能如此糊涂!”
他目光凌厉地扫过众人,“若真让高太尉建成都护府,我等还有立足之地?东西南北,何处没有战事!有了安西都护府,岂不是还得有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那时,岂不是要重演前朝旧事,武夫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各自征伐,天下大乱?”
众人皆低头不语,气氛压抑至极。
良久,一位较为年长的幕僚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道:“丞相,高太尉有拥立之功,又得勋贵支持,女皇陛下年幼,难免被其所惑。”
王丞相一听这话,更是怒不可遏,脱口而出:“哼!那女皇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竟如此轻易被高太尉迷惑,分不清是非轻重!”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大惊失色,那名年长的幕僚更是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劝道:“丞相慎言!此等大逆不道之语,万一传出去,怕是影响君臣和睦啊!”
王丞相此时也意识到自己失言,这话万一传到高太尉耳朵里,定会大做文章,让女皇陛下更加不信任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