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成熟的艺术,有创作者,就会有论评者,文学如是,戏剧如是,刺绣亦如是。
徐博古就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绣评人,他三岁便接触刺绣,十五岁入行,二十岁成了揽头,到后来因为儿子科举成功,这才弃了刺绣买卖,购置了田舍,但对刺绣的热情与眼光仍在,所以在苏州常常被请去各种场合对刺绣进行鉴赏评议,经过他手的绣品,没有十万件,也得有个七八万,以至于今天他的眼珠都浑浊了,但他本人仍然乐此不疲,而业界也都非常相信他的手感,就连苏绣大宗师沈女红,也对他的判断十分信任。
这一次他能应邀来到香山作为评审,海上斗绣的主办方都感到与有荣焉,就想推他做论审首席,徐博古人老成精,哪肯干这种喧宾夺主的事情?所以一番推辞之后,仍然是由粤地绣评家梁晋坐了首席,他自己居于次席。梁晋尊他是上省老行尊,所以命人设了两个上座,两人一左一右坐定,梁晋便命开始。
海上斗绣举办到现在已经有七年,前两年反响一般,之后因为形势的推动影响越来越大,这背后自然是有很深远的原因。今年是第七年,参加者越来越多,不但有来自广东各地的绣庄绣坊,更有来自朝鲜、日本、琉球、越朝、吕宋等海外诸国的刺绣师傅,在大明境内,除了广东十大绣庄都间接参与之外,福建、湖广、浙江也都献绣了,到了近两年,连南直隶那边对此也有了兴趣——如果不是江东丝绣行业的暗中推动,徐博古又岂会千里迢迢刚好来广东探亲访友、然后适逢其会地成为这次海上斗绣的评审?
十四个“开门献绣”的评审落座之后,梁晋说了几句开场白,而后道:“论到刺绣,我大明自然是天下第一。而海上斗绣之举办,固然要公平公正,然正所谓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对海外来的刺绣师傅,我们也要优容一二。”
这话说的很委婉,但内里的意思大家也都听明白了,是说大明的刺绣水平太高,如果完全按照真实水平竞争,恐怕海外诸国到时候都没法入选,所以在保证大面上公平的情况下,要留几个名额给海外的参与者。
众人都道:“那是,那是。”
徐博古也点头:“应该,应该。”
他们苏绣行会对由粤绣行举办的一个斗绣产生兴趣,难道是因为广东这边绣评水平特别高么?还不是冲着海外市场来的!尤其是宁波市舶司关闭的背景下,通过广东走向海外,也成了江左绣行不得不考虑的一条渠道了。
大家既然达成共识,接下来事情便进行得很顺利。上百件绣品便被捧了出来,放置在了四张八仙桌上,按照惯例,每一件绣品至少要过三个评审的手,以确保没有沧海遗珠。十四个评审分成四组,除了首席和次席之外,其他评审三人一组,每一组各占一张八仙桌,绣品就像菜式一样,由小厮流水般放到八仙桌上,评审品评过后又逐一撤下。
梁晋带着徐博古在四张八仙桌间周巡,偶尔参与品评一两件绣品,按照海上斗绣发布的标准,这次“入门献绣”的门槛是达到广东十大名庄的出品标准,这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但广东十大名庄全部托分坊之名参加,再加上临近南方数省也有人赶来参与,以及粤省其它的绣庄,加起来便有一百多号,这些绣庄未必都能达到广东十大名庄的水准,但要集一庄之力,赶制出一件达到十大名庄出品水准的绣品,却还是有可能的。
评审们一开始还有些拘谨,慢慢地就放开了,高言阔论谈笑论绣。
忽然一个声音高了起来:“好绣,好绣!这件骨雕花鸟扇,简直精美绝伦!”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评审举起一把象牙骨雕双面花鸟折扇,刷的打开,只见那扇由十六档象牙骨组成,扇骨上雕了亭台人物——这些只是陪衬,不在此次品绣范围之内,可那扇面用米色缎为绣地,用上了双面绣法勾勒出花枝与飞鸟,绣飞鸟所用的撕针法、勒针法,绣花枝所用的捆咬针法、扭针法,小小一块扇面之中,将飞鸟之丽、花卉之雅呈现无遗,诸路针法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别的绣品或许还有争议,可此扇一出便博得众口称誉,绣品换了几人之手,最后移到首席这里,梁晋先拿给徐博古,以示尊重,徐博古手摸了一摸,便道:“上品!几近超品!”
这样的绣品毫无疑问是要入围的,因为水平实在是明显高出同俦。
梁晋笑道:“那就准入吧。”
小厮看了折扇下面挂的一个记号,告诉文书,文书根据这个记号在登记本上一寻摸,唱道:“天字十二号,南海绣坊,准入!”
“哦,原来是南海绣坊啊。”有人轻轻说了一声。
南海绣坊,其名号放到整个大明来说默默无闻,但在场谁都晓得它只是一个分坊,背后的总庄便是广东第一绣庄广茂源。所以这把骨雕双面绣折扇其实就是广茂源的出品。
又过了一会,一个评审惊叹道:“好绣,好绣!”
众人望去,只见他拿出一幅人物图,那是一块屏风绣面,如果装上屏风架子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