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蒜子封妃,安石封官,那还真是双喜临门。”
谢尚道:“咱谢家子嗣,这几年少有才子,高官显爵,久未沾染,谢安若能入仕,凭其才华,必成大器。”
“那大弟弟可知,皇上封他何职?”
“谢安之才,乃吴王保奏,自然封的是王府内史,虽是府官,不过二三年,便能入朝。”
“那桓豁封的何职?”
“桓豁也是吴王保荐,封的王府右长史,吴王爱才,慧眼识珠,真乃我谢家大幸。”
谢尚滔滔不绝,称赞吴王,而谢夫人一丝忧云,寖染眉间。谢夫人想到褚蒜子也是嫁到吴王府,便说道:“大弟弟想过否,蒜子、谢安、桓豁三人同进一府,且不说荣耀,说不定还会惹出乱子。”
“哦这事我到大意了,大姐以为该如何是好?”
“幸好我安排司马勋,让他陪嫁过去,到时让司马勋长着眼点,蒜子深居在王府,可别做下什么荒唐事。”只因谢安、桓豁同为王府府官,这其中牵连,使得谢夫人心中落地的石头,又悬了起来。这才是:
日落王庭愿已非,红绡锦绣独尝悲。孤心寻迹吟诗短,相盼到头叹月垂。
只望秋屏尽风冷,又闻青草满微吹。春宵梦里几时暖,独步红尘谁可随。
转眼间,到了吴王司马岳大婚之日,褚蒜子在谢府出嫁,谢府粉饰一新,张灯结彩,一派喜气,唯有褚蒜子坐在闺房,一语不发,反而满面愁容。
“都长着眼点,半个时辰后,吴王府便来迎亲,谁若怠慢了,必有重罚。”谢氏道。
府上的杂役、婆子、丫鬟进进出出,忙的不亦乐乎,谢夫人快步走到内院,进了蒜子闺房。定睛一看,褚蒜子红衣加身,却是一人垂泪,好生伤心。谢夫人皱着眉头说道:“今日良辰,蒜子大婚之日,在闺房以泪洗面,成何体统?”
“嫁做王妃,非我中意之人,日后如何过得下去?”
“蒜子不可乱说,谢家乃江东望族,此番攀上吴王,多少人羡慕?你已贵为王妃。谢安出仕,也蒙吴王举荐,任吴王内史。”
“母亲所言,小舅舅也在王府任职?”
“那是自然,不过女儿读过《女诫》,侍奉吴王,相夫教子,不可心猿意马。褚、谢两家,安危荣辱,全系你一身,万望珍重。”
“女儿只是一介女流,哪里担得了那么多荣辱安危,各安天命吧。”
“你这孩子,又说到哪里去了?不可再哭,迎亲的车驾,这就到了。”
一通吹打鼓瑟,吴王司马岳迎得新娘,接回王府,沿街之上,百姓夹道围观,沿街贺喜之声不断。一乘十六抬大轿,招摇过市,尽显威仪。
吴王府院落宽敞,殿内鸣钟作响,铉琴鼓音,二十架长管号角,对天鸣号,又有洪钟大吕,苍然和韵,左右舞姬,皆穿杏黄色红撒花纹的直裾襜褕,内衬褶裙,全在廊下等候。只闻一通锣鼓喧天,迎亲车驾,停驻府外。
一个府官喊道:“王妃驾到,大礼迎亲。”箫奏笛音,王府上下,一片喜气,大殿之前,吴王司马岳、国舅庾亮等人早已等候多时,只待良辰一到,互拜天地。
东晋年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