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会面都不参加了。这还是卫渊回来后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看到宝芸,卫渊自是十分高兴,问:“你的新城造得怎么样了?”
宝芸道:“主体已经造得差不多了,还在完善防御工事。剩下的按照预定进度建造就行了,所以我也能有点时间过来看看你。”
卫渊在地图上一指,说:“我正在琢磨商队的路线,你来得正好,可以一起研究一下。”
宝芸就来到卫渊身旁,和他一起讨论商队路线。这支商队因为规模庞大,且以后要多次往返,所以卫渊计划在沿途中几个地方设立中继站。
平时中继站可用于收容流民,周围区域的流民要以先在中继站集结,然后等商队返回途经中继站时再把流民带上。如此一来,可使接收流民的效率大增。
宝芸则建议在远离商队主要线路的地方再多设一些小中继站。这些中继站可以组织小规模的商队,将人及货物送到主要中继站去。
如此一来,一张遍布西晋的商路网络就有了雏形。
解决了商队问题,卫渊松了口气,笑道:“你还真是厉害,这些中继站我就没有想到。”
宝芸道:“流民的数量或许比你预想的要多得多,需要早做准备。粮和房子都要备足。”
“粮不是问题,住可以先将就着。你看,我准备在这两块地方再开新田,这将是第六和第七个一百万亩。最早的几十万亩田都已经熟了,产量也能提高不少。不过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总有这么多的流民。”
宝芸道:“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曾爷爷,他说凡人数量越多,潜在的修道种子就越多,一国气运也能充足,有更高的可能出现气运之子。所以各国平时都很注意维持人口。但如果成不了修道种子,那凡人就没什么用。
只能铸体的话耗费的资粮和最终收获大致相当,除非能修到铸体大成。如果这都达不到,那这种凡人根本不需要给他们铸体,让他们自生自灭即好。”
卫渊恍然大悟,心道原来如此。保持人口数量才能保证修士数量,但绝大多数凡人是没有可能修成道基的。这种人在上位者眼中就是没什么用,仁善一些的君王会安排些救济,但九国中多数国家都是任其自生自灭,这也是流民遍地的由来。
这种事史书中几乎没写,只有宝家这种世家门阀在教育核心子弟时,才会特意说明。
正当卫渊深思时,宝芸忽然道:“听说张生师叔和你一起回来的,我还没去拜见过她呢。我现在就过去问候她一下。”
卫渊手就是一颤,手中的笔差点把地图涂花。
宝芸也不让卫渊阻拦,自行出门,轻轻一跃,就落在了张生的小院中。
张生本来在床上闭目沉睡,此时忽然睁开了双眼,从床上坐起,来到外堂,打开了房门。
宝芸站在院中,清冷的月光落在她的身上,如沐薄霜,格外美丽。
看到张生,宝芸眼中突然亮起光彩,然后就是款款一礼,柔声道:“见过师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