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高台之上,凭栏眺望,足可将整个玄武湖周遭的风景尽收眼底。
永乐帝朱棣和太孙朱瞻基,一老一少,一祖一孙,一君一臣,就这么并肩而立,一边欣赏下边热闹的景致,一边说着话。
“皇爷爷,这是孙儿多年来参与过的最热闹的一场端午龙舟庆典了,今日到场之人要比往年还多出两三成啊。”
朱瞻基今年刚满十八,无论容貌身形,都与肥胖的父亲朱高炽截然不同,生得很是壮实,一张青涩的圆脸皮肤黝黑,看着倒和久经战场的朱棣有着五六分相似。
此时他开口,声音略显沙哑,不过气度倒也不错:“想来这就是皇爷爷您一手缔造的永乐盛世才有的景象了。”
朱棣满意而笑,一手摸着略有花白的胡须,口中回应道:“如今我大明国力鼎盛,就该有此等风采。而一国之强盛也并不在这等表面文章,不在京城之繁华,而在边关,在无内忧外患之上。”
“孙儿受教了。”朱瞻基忙又恭声回道。
朱棣却在瞥了他一眼后摇头:“不,你还不明白。你以为的无内忧外患是指没有造反入侵之敌,可在俺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真正的内忧不在民间而在朝堂。”
这直接的说辞让朱瞻基不觉一愣,不解地望着自己祖父。
朱棣也很快又道:“你觉着俺为何要把所有臣子都留在下边,独叫你上台来?”
“皇爷爷不是想要清静么?”
“这只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朝中臣子认清君臣之别,他们只是俺朱家臣子,有些权利俺可以暂时给他们,比如进入这临风台,但只要俺不准时,他们的一切权利都能被收回来。”
朱棣深深看着这个自己寄予厚望的孙子,言辞恳切:“这便是为君之道,君为主,臣为辅,他们只能从命行事,而不是越俎代庖,不然就是僭越,是不臣。有不臣者,便当尽早铲除!”
这番为君之道的说辞直把朱瞻基听得胆战心惊,后背都有冷汗透出。但他此时也只能唯唯称是,不敢有不同说法。
朱棣似乎看出他心中想法,又是一笑:“这些道理或许你现在还不明了,待过些年,等你真登基为帝,就能明白君臣之间,决不可有丝毫退让了。因为有时候你退上一步,那些为臣的就会进上两步三步,甚至更多!”
他说着还指了指前方已准备开赛的龙舟:“就跟这水上舟船一样,若不向前,便会后退。这也正是太祖皇帝当初为何一定要把宰相一职从朝中拿掉的原因所在。”
朱瞻基仔细听着,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与自己理解中的君臣关系有所偏差,一时陷入思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