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头看了看这风尘仆仆的师徒俩,笑道:“是啊,大师可是要歇脚吃饭,二位可真是好口福,小老儿刚在这江中钓上来一尾鲜鱼,少说也得有七八斤重,进来尝尝我的手艺,不是老夫跟你俩吹,老夫做鱼的手艺,可不比当今皇宫里的御厨差多少。”
,……
来这江边酒肆的二位,正是一渡禅师与墨北风。
经过大家的一番商议后,决定让老莫先回到镇上,该出摊照旧出摊,等消息伺机而动,免得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再打草惊蛇,而一渡禅师与墨北风师徒二人则要先去一趟墨山,先去安顿好了落脚处,若能趁机联络一些墨门旧部那是再好不过,到时候大家可以拿出一个万无一失的营救方案来,到那时再去洛京救人也不迟。
商议妥当,大家分头行动,他们师徒二人也不敢耽搁,稍作收拾便立即下山。
这是墨北风第一次跟着师父下山,也是第一次行走江湖,但因此行事关重大,他自然少了那种初出茅庐的兴奋与憧憬,而不免多了几分心事与沉重,但他又很快释怀,再如何担心也是无用,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心结自解,自然多了些抬头看风景,低头自思量。
为了赶路,同时也为了不节外生枝,师徒二人夜行晓宿,翻山越岭,走州过县,从门楼山到西川州陇西郡荻阳县的西塞村,全程共六百余里,而他二人却仅用了不足三日便日夜兼程赶到了此地,因此一路上风尘仆仆,浑身上下尽是风尘。
他们打算在此稍作歇息,等天黑时再一叶渡江。
元老头喜滋滋地提着鱼篓进屋整菜备饭去了,师徒二人在江边蹲下掬起沁骨寒的江水洗了把脸,冰冷的江水浸润脸颊,不由让他们的精神为之一震,起身甩掉手上的水渍,眯眼望向一江之隔的墨山。
很多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作为墨门大本营的墨山,竟会是如此偏远荒凉的雪狼山。
一是因为雪狼山实在是偏远,除了驻扎在北境一线的将尉级别的将官,因为防务的缘故,知道维洛王朝还有这么个简直连鸡肋都算不上的地方,而普通士卒则压根都不知道,更别说世人了,还因为数百年间,地处雪域高原的佛国与中原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
朝廷自然乐享其成,多一事总不如少一事嘛,更何况这么长一条兵线,若真布置起防务来,那可就不是小打小闹的儿戏,那兵饷可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啊,谁闲着没事也不愿拿钱往水里扔着玩不是,所以也就一直没在西线驻扎过一兵一卒。
二是此山都是雪山冰川,占地虽广,却无甚大用,一不能放牧,二不能耕作,要它何用?是个货真价实的苦寒之地,再者此地对外交通又极为不便,与北境千里的戈壁荒原又有何区别?
戈壁滩上好歹还能摘几颗沙枣解渴,可这儿呢,活腻了想到那山上去喂白狼?
三是世间虽偶有墨门的传说,但又有几人会去当真,不过是大家伙酒后茶余的谈资罢了,或唏嘘短叹或哈哈一笑,谁又会把这事放在心上?
最后,尤为关键的一点,此山叫雪狼山,谁又会想到它是墨山呢?
然而,世人的眼光大多只浮于表面,而不愿多用些心思去往深了探究一下,殊不知覆盖在雪狼山那皑皑的冰雪下面,是一块块漆黑如墨的黑岩,黑岩下是令人瞠目结舌蕴藏丰富的各种矿藏,无数的煤炭、铁矿、金矿……
而那些被挖空的矿道,又被巧夺天工的墨匠们改造成了各种军用设施。
针对世人常用的诸多攻城方法,如筑山临攻、钩梯爬城、冲车攻城、云梯攻城、填塞城沟、决水淹城、隧道攻城……
作为军事集大成的墨门皆有与之对应的应对之策,更有壁垒森严的防御工事与以军火制造而独步天下的军械兵器。
一,编造樊篱,与城堞相连,高六尺,宽四尺,可在樊篱后安排弓弩手,用制造精良的兵弩弓箭大量射杀敌人。
二,转射机,一般固定安装在交通要塞和城楼上,威力非常强大。
机长六尺,需要安装在弩床上,可以嵌入城楼上,中心位置有一个圆轴,分上下两横坊间竖装二立坊构成,可以进行左右旋转大量地发射环形箭矢,可同时发射十多支利箭,也可对敌军进行扫射。
十步放一机,两人为一组,善射的人为主导,另外一人为辅助。
三,针对云梯这种笨重,而且移动起来十分困难的攻城器械,墨门早有破敌之策。
守城一方可以在城墙上筑起“行城”和“杂楼”,将自己环绕起来,行城和杂楼之间要以敌人进攻的宽窄为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