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解释道:“玄洲的地理环境很独特,北部多雷暴飓风,大风一起石头都能吹翻;西部多干旱沙漠地带人畜难活。”
“东南区域才是精华之地,拥有森林草原大型河流,适合开垦农田。把这里经营好了,至少可得相当于现在的晋国之地。”
冼芸将信将疑的道:“您说的是真的?”
文易失笑道:“融儿也是我的儿子,我怎么会亏待他。”
在这一点上文易承认他有私心,把澳洲最肥沃最有发展潜力的一块地方分给了文融。
他甚至希望元融能更争气一些,靠着先天优势一统澳洲……当然,这都是设想,子孙无能失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身为一个父亲,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后续的美洲、非洲、天竺、东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都会根据实际能力分给臣子们。
他别的孩子也会分到相对好一点的地方,但不会再有元融这样的待遇了。
之所以对元融这么特别,一来是冼芸对他统治岭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始皇帝时期中原王朝就征服了岭南,可一直未能实现有效统治,只能作为羁縻地存在。
为什么?
岭南俚人不服王化,凭借复杂的地形和朝廷作对,造成中原王朝持续性流血。
唐国想统治这里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
有人或许会说了,不是又火器吗,怕什么。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火器也不是万能的,至少黑火药武器不是。
嗯,水师不一样,炮舰出现后对冷兵器战船真的是碾压。但在陆地上,火器对冷兵器绝对算不上碾压。
应该说在加特林出现之前,陆地上火器一直都无法碾压冷兵器。
当年法国打沙俄,剽悍的毛子直接正面冲锋,迎着枪林弹雨冲进法军阵营进行肉搏战。
最终战果是沙俄阵亡了四万人,法国阵亡了三万五千人,说是平局都不为过。
英、荷、西班牙等国,也都遭遇过类似情况。
别人要么骑兵亡命冲锋强行拉进距离进行肉搏战,要么一部分在前方吸引火力,大军从侧翼发起进攻。
往往能对那些火器军造成巨大伤亡,甚至打败火器军。
‘我大清’那是特例,面对黑火药武器直接就跪了。
火器对冷兵器真正碾压,是加特林出现之后才形成了。
最典型的战例还是沙俄,哥萨克骑兵想要效仿前辈,靠速度冲击敌军阵营肉搏,被加特林一波送走。
唐国的火器军之所以能表现的所向披靡,也是有特殊原因的。
一来是各国第一次见到火器,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防备,说白了就是被唬住了。
二来他进入中原的时机选的很巧妙,桓温北伐,燕晋两国的主力都聚集在枋头一带。
先是突袭辽东,用火炮摧毁了龙城,活捉了燕国的皇帝和王公贵族。
文易率水路联军介入枋头战场,记住是水陆联军。靠着炮舰的先进性,他就首先立于不败之地了。
然后就是利用桓温和慕容垂不了解火器的真实威力进行恐吓。
再加上燕国皇帝和王公贵族被抓,慕容垂先扛不住选择了投降,然后桓温也享了。
至于后续晋国为什么表现的如此不堪……失去了桓温的二十万精锐,又失去桓豁的荆州军,他们本来就没剩下多少兵力了。
更何况他们也同样不知道火器的真正作用,选择了据城而守,活活的把自己变成了火炮的靶子。
如果他们真的有勇气出城野战,唐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拿下他们的。
这也是为什么打梁益二州文易还要派刘猛这样的统帅,又给了五万大军的原因,实在容不得大意。
不着急攻打秦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苻坚可不是什么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他是真敢带着军队发起决死冲锋的。
一旦被他得逞了一次,后面就麻烦了。
所以文易才命李忠亲自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两国边境,进行防守作战。
等唐国消化了燕晋两国拥有了绝对的实力,再去打秦国胜率更高。
这个道理放在岭南也是一样的,如果俚人真的铁了心的躲进深山里打游击,他们还真没有办法。
这就是当年文易接纳冼芸的原因,曲线救国啊。
因为冼芸的关系,他先是顺利的用道家思想改造了雷神教,后续又成功把华夏文明等概念植入俚人的思想里。
前几年更是通过整训的名义,对六万多俚人青壮进行了思想改造。
俚人这个群体对唐国来说就是熟透了的瓜,而文易这次就是过来采摘的。
可以说,没有冼芸的帮助,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大好局面,给予她相应的补偿也是应该的。
另一方面,是文融自身的原因。套用一句用烂的梗,颇类己。是的,文融才是最像他的那个孩子,不论是长相还是性情,所以他难免会多给几分偏爱。
当然,他不会因为偏爱就随便给一个这么大的封国,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