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右司谏,兼领天武第五军指挥使赵旸、赵副使。”
一连串的官职听得冯文俊目瞪口呆,待回过神来后连忙行礼:“知镇戎军冯文俊,见过赵副使。”
赵旸见对方最起码也四十岁,便宽慰道:“都是自己人,冯知军不必客气。……冯知军可否向我大致介绍一下镇戎军,比如驻军情况。”
“遵命。”冯文俊拱手领命,正色道:“我镇戎军所驻军队,有禁军侍卫马司蕃落军团十二营,一营四百骑,共四千八千骑;又有侍卫步司辖下保捷军团二营,清边弩手军团一营,定功军团一营,共四营两千步军。”
“这么点?”赵旸皱眉问道:“厢兵、乡兵、以及蕃兵数量呢?”
冯文俊忙答道:“厢兵有两千余,乡兵登记在册的有两万余,不过平日皆散居于军州内各处,战时才可征召;至于蕃兵,登记在册的亦有两万,虽听命于军州,但大多也都散居于其诸部落内,仅有小部分长期任职,约两千余人,供军州驱使。”
赵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问郭逵道:“蕃落军团,到底算汉还是算蕃?”
郭逵自然明白赵旸在担忧什么,低声道:“蕃落军团多为内附我大宋的吐蕃人及其他蕃属,这些人愿意接受编户齐民,故朝廷放心将其招入侍卫亲军,晋为禁军,若无意外大抵是可信的。相反,不愿接受编户齐民的,仅与我大宋保持羁縻关系,这些蕃兵需要防范。……这类蕃兵,陕西四路大抵有十万。算上其部落内的男女老幼,下官猜测,可能至少有二三十万之众。”
“仅陕西境内?”
“是的。”
“那境外呢?”
郭逵苦笑道:“那下官就不知了,怕是翻倍都不止。”
从旁冯文俊听着赵旸与郭逵的对话,也不知该不该听,心中不禁有些忐忑,试探问道:“恕下官冒昧,赵副使提及蕃落军团……”
赵旸也不隐瞒,语气轻松道:“也没什么,不过是朝廷要对陕西境内蕃民行编户齐民之策,我担心蕃民不满,便问问蕃落军团的成分……”
冯文俊吓了一跳,看看左右低声道:“此等大事,不合适在外提及吧?”
“没事。”赵旸瞥了一眼冯文俊身旁那些同样露出惊容的官员,浑不在意地说道:“西夏正忙着应付辽国的讨伐,自顾不暇,应该没空替宋夏边境的蕃民撑腰,因此我等要趁这段时间,彻底解除蕃民隐患……具体的,主使高若讷、高相公自会分派任务,我只管军事。……冯知军也要有所防范啊。”
冯文俊拱手道:“上使放心,下官立即派人去盯着那些蕃部落。”
赵旸点点头,但又不忘叮嘱道:“只许盯梢,不许画蛇添足。先等高相公派人去安抚拉拢,若其从之,皆大欢喜;若其不从,再言军事。”
“遵命!”冯文俊暗暗称奇,惊讶于赵旸有条不紊的做法。
随后在冯文俊等人的带领下,赵旸一行也参观了高平寨西侧的榷场,果然是人山人海,极为热闹。
期间,有一名官吏匆匆奔到冯文俊身旁,附耳低语了几句。
冯文俊点点头,低声对赵旸道:“上使携五百禁军来此,似是惊动了西夏派驻于此榷场的监督官员,方才有人来报,称那几个家伙四处探问上使,及上使随行五百禁军的隶属,要不要……”
“不必理会。”
赵旸摇摇头道:“西夏得知是迟早的事,我也从未奢求能彻底瞒着西夏实行编户齐民,反正有辽国牵制着,西夏也自顾不暇。”
次日,赵旸在冯文俊的带领下视察了镇戎军各驻军营寨,继而又继续向北,前往怀德军视察驻军情况,紧接着又去了西安州、会州,最后又绕回德顺军,在顺路视察了一番后,又回到了渭州。
这一圈视察下来,再加上范纯仁、文同还要记录当地地形地貌,以至于足足花了半个月。
另一边,高若讷也未闲着,在这半月内接连会见环庆路经略使、知庆州杜杞,秦凤路经略使、知凤翔府曹颖叔,鄜延路经略使、判延州李昭亮,另外还见了知河中府程戡、知秦州梁适、知泾州王正伦、知邠州刘几等陕西官员,共同商讨编户齐民之事。
五月中旬的末尾几日,有关于宋国欲在陕西四路取缔羁縻的流言,在泾原路官员的默许甚至推波助澜下,迅速传遍泾原路大大小小的诸蕃部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