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太听懂。”
“将军应是听懂了,只是怀疑苏某动机,觉得其中有诈。”
“苏文放,和聪明人说话很舒服,但和过分聪明的人说话却很累,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需要再三思量对方用心。”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你苏文放确是唯一一个被说是将来堪当无双国士的人,即便在才俊云集的梧桐书院,也没有人自诩能与你相比。如此能耐的人,就算不恃才傲物,总是有些傲骨,可现在你却这般,让我如何对待。”
“苏某并非舍弃尊严,而是为达理想不得不为之,有云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苏某若是连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的道理都不懂,谈何将来。将军不妨听听苏某所言,再行斟酌。”
袁子义回到位子上说道:“好,本将军给你个机会。”
苏文放出身名门苏家,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不到十岁便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与先生展开辩论。之后进入梧桐书院更是如鱼得水,不到弱冠之年,才学已冠绝书院。之后更是声名远播,被誉为天上智星下凡,将来若是入了庙堂,必是无双国士。而苏文放自己也同样有此弘愿,但久居腹地的他自觉见闻不够,因此与人结伴行走与各地增添阅历,直至在边境遇上竞国骑兵不慎被俘,一过便是三年,也因此有了之后的两国交换一事。
之后与杨云飞同守斜谷,一是因为敬重杨家为人,二是欣赏杨云飞的本事,两人一文一武或许能相互成就,可是杨云飞过于死板,这也是苏文放第一次因意见相左而产生动摇。在他看来杨云飞一人的价值远胜一座小小的斜谷,就算拿五座城池来换也不如杨云飞的命值钱,唯有留得青山在才能卷土重来,可偏偏杨云飞顽固执拗,这在苏文放来看便是愚昧。
之后退守双河道,逐渐认清杨云飞在军中的尴尬处境,若是与杨云飞继续为伍,莫说才华得以施展,怕是离以身殉国不远了。而这并非苏文放所愿,以他的才干本该有更大的作为,一生短暂,他不愿出师未捷身先死,他想要一展宏图,实现更大的报复,这些都是杨云飞无法帮他实现的。
所以如今只有转投袁子义才有可能扭转命运。至于杨云飞,苏文放仍是欣赏他的忠肝义胆,英勇无双。但饱读历史,这样的人数不胜数,又有几个的以善终,杨云飞又是如此年纪,尚未取得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功绩,想要名垂千古更无可能。唯有能够审时度势,有能力书写历史的人,才会为后人称道。
听完苏文放的话,袁子义问道:“当年竞国交换,原本你和杨云飞是不该回来的。”
“若是换个身份去看当时的情况,或许我也会这么做,何况将军所行并非完全出自本意,其中关系交错复杂苏某自然懂得。”
“所以即便本将军曾想杀你你也不记恨?”
“记恨只会庸者自扰,当时的苏某若不能为将军的势力所用,则是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则不同。”
“哈哈哈哈哈,如今有何不同,你有何价值?”
“将军原本也是魏州名将,身份更非一般,然而外戚虽算得上显贵,却也同样受制于人。魏州乃是将军祖地,以将军性格有怎会拱手让与竞军,必然另有原因,而将军于此饮酒不过是以酒消愁,喝的是闷酒而已。”
“以你的才智,能想到这些并不稀奇,这并不能体现你的价值。”
“朝中波诡云谲,但我猜想都不会是以丢城失地为代价,之所以变成如今的局面苏某猜测无非三个原因,一是将军本想等那边局面稳定,再做打算,却没想到竞国南下之势如排山倒海,完全不给将军久拖的机会;二是,本来以拒狼关作为第一道屏障,魏州城为第二道屏障以此抵挡竞军,却没想拒狼关遭到围攻,导致镇北军伤亡惨重,魏州的驻军中又出了叛徒,这才有了三日丢魏州;三是杨家并非将军一派能用之人,因此迟迟压住杨家不让其发兵,同时让将军打压杨云飞,这使得镇北军中更加无人可用。如此一来,将军现在退无可退,一旦那边局势明朗,将军失城失地轻则削官贬职,重则怕是会问罪处斩,而将军对此目前毫无办法。”
“继续说。”
“若是将军在双河道守住竞军攻势,甚至能夺回魏州城,到时不但不会怪罪将军丢失拒狼关的过错,甚至会更加重视将军,委以重任,镇北军的威望和影响力也将得到提升。”
“话虽如此,可要如何做到。”
“将军忘了杨云飞也在双河道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