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始终都对赵铁生没有好感。
也生不出什么死者为大,人都不在了,过往的一切就一笔勾销的念头来。
不过赵秀都哭了,她肯定得安慰,“阿秀你别难过了,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赵老太爷虽然还不到七十,也不远了,其实已经算得喜丧了对不对?”
“他这辈子也算有福气了,先是有娘替他操心筹谋,后来又有你和相公一直孝敬,有那位王姨悉心照顾,平心而论,日子真过得不算差了。想来他自己临走时,应该也没有遗憾了。”
赵秀吸了吸鼻子,“四嫂,道理我都懂,但心里还是……幸好前几年还接爹来京中小住过,好歹尽过几分孝,孩子们也都跟祖父、外祖父同住过一段时间,不然我心里更得不是滋味儿了。”
她说的是康和七年,赵铁生曾带着王氏来京城小住过两个多月的事。
那时候李宛的夫婿已经中了同进士,外放做官了。
李宛当然要跟去任上,却在生了长女后,接连两个孩子都没能保住,到怀第四胎时,便难免害怕恐慌。
偏她婆婆身体不好,不能前去照顾,只得写了信给李天青和赵秀,希望能接了李太太去照应一段时间。
李太太一走,家里孩子光柳芸香一个人照顾,便实在忙不过来了。
赵秀索性与李天青、赵晟商量后,派人回去接了赵铁生和王氏来。
一来家里多了二人坐镇,就算他们跟李太太的精明能干不能比,下人们也肯定会更经心;二来便是正好尽孝了,谁让他们都有官职在身,不能擅离职守呢?
接赵铁生和王氏到京里来,便可以两相宜了。
当然,二人进京后,柳芸香从头至尾都没与他们打照面。
赵铁生也知道柳芸香肯定不想见他,他说过不会再娶的,结果还是没能做到,也实在没脸再见她。
便和王氏一直待在赵秀家里,除了偶尔出门去逛一逛,便是替赵秀和李天青看好家里。
倒也一直到他们回石竹,都相安无事。
顾笙见赵秀还是难过,拍了拍她的手,“阿秀,不管是谁,这一天都迟早会来,怎么都躲不掉的。只要活着时活得好,没有遗憾,我觉得走时,不管是自己,还是亲人,都能坦然接受了。”
“你可不许再难过了,若真……当父母的,也肯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女难过,只希望他们能平安快乐,万事顺遂的。”
好在赵秀早已过了最难过的那个阶段了,这会儿也不过是一时没忍住而已。
哭了一场,又让顾笙安慰了这么一通,也就好多了。
姑嫂俩便又商量起医局里暂时该怎么交割,京城各家亲朋处也该去报个信、辞个行来。
毕竟医局琐事冗杂,事也好,人也好,变动都频繁得很。
不像赵晟在的吏部,也不像李天青在的工部,都是专人专事,哪怕郎舅俩几个月不在,也出不了岔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