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去,方永志以为有什么公事,就去了。
结果去了才知道,有个海外侨胞寻亲来了,海市那边华侨办的同志,先联系了县领导,县里头又找公社,公社领导当然是喊他。
把他叫来,着急得很,公社书记直接拉上方永志,两人一起坐上公社的拖拉机,往县城赶,半路上才跟方永志讲了缘由。
方永志听完,下意识就想到了方锦绣,但是仔细想想,不对,方锦绣那表舅,是厂长不是华侨。
而且不是刚探亲回来嘛,怎么会又找过来了?
那还会是谁家呢?他虽然年纪不是很大,但是当着村长,该知道的事都知道,家里还有老人在,有什么古早不清楚的消息,一问就知道了。
村里这么些年,搬过来的外乡人,真要掰指头算,也有那么几家。
是二狗子家?还是满仓家?要不然老胡家?
都没听说过呀!家里有这关系,还蛮得严严实实,一点儿口风都不露。
方永志一头雾水,路上一个劲儿在回忆,找佐证,找着找着,觉得这家也像,那家也像。
怀着满肚子疑问到了县里,县里来接他们的年轻干部,先把他们拉到一边说话。
公社书记和方永志心都提起来了,这是要交代他们什么?给他们透露什么消息?
“你可要说实话,千万别耍滑头。”然而年轻干部是来叮嘱方永志的:“之前有一家子,听到信就来冒名顶替,还偷人家华侨东西,现在都去坐牢了!”
方永志忙道:“那不能!”
人家寻亲呢,他搞点儿冒名的事儿,不说人家华侨有没有那么傻,一下子就让他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给骗了。
就算能成,那人家真正的亲戚不就找不着了吗?大老远的,从国外回来找亲人,还找了个假的,那不得气出个好歹。
这才把方永志引进去,最大的待客室里头,县里头头脑脑都在,方永志之认识几个,之前县里开大会的时候见到的。
还有海市华侨办的办事员,几个人坐在中间。
另外一批,一看就是华侨那边的人了。
打头的应该是父子俩,方永志没想到还有个小孩子,不由多看了几眼。
跟他小儿子黑蛋儿差不多年纪,但人家那孩子,长得又俊又体面,他家那个就是个皮猴儿儿。
他见过唯一能比一比的,大概就是方锦绣家的年宝。
当爹的那个男人,穿一身西装,坐在那里,也没干啥,方永志就是觉得这人气势不一般,一看就是领头的。
他突然明白了路上书记跟他说的话,说来的是个大华侨!
他方永志可不是没见识的人,华侨听起来气派,一说在国外,好多人都觉得肯定生活过得好。
但漂洋过海的,不是自己的祖国,生活能不难吗?听老人讲,早些年好多华国人,都是被当成劳工卖出去的,自己都被卖了,还能有好日子?
那也是华侨,可华侨和华侨,也是有区别的。
县里一个领导,招手让方永志过去坐,方永志定了定心,过去坐下。
“方同志,这位是宗先生,他们来寻亲,找到的线索在你们胜利生产大队,你好好配合一下,尽量帮助宗先生找到失散的亲人。”领导嘱咐道。
“好的,我一定配合。”方永志自然无有不应。
宗恒冲他点了点头,身侧一个助理拿着文件夹开始讲:“宗先生的亲人,有一个女儿,我们查到,这个女孩子在五六年到五八年间,在林南省北河市念大学……”
方永志眼睛睁大,脱口而出:“张琳玉!”
“老方,你想好了再说。”公社书记担心他祸从口出,忙偷偷拉了他一下。
助理已经停下了,屋里所有人都看着他,宗恒和宗廷的目光也聚集在方永志身上。
他们从吴招娣口中,确实得知宗宁的女儿姓张,但并没有告知这里的人。
方永志擦了把汗,说:“如果你们要找的是我们村的,那只能是张琳玉,我们村这几十年,也才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我跟她还当过同学,她可真是聪明,比我小两岁,回回考第一。”
后来张琳玉考上大学,他连高中都没考上,就回村里了。
“那这位张同志人呢?还有她父母?”县里一个领导着急地追问,方永志看他眼熟,但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个。
方永志沉默了,这要怎么讲?说那一家子都死了吗?
倒是留下个父不详的孩子,早年过得惨兮兮的,被方林夫妻俩收养了才算好起来。
等等,那方锦绣去探亲,探的哪个亲?
方永志迷茫了。
“老方,问你话呢!”公社书记见他光顾着想,不吭声,领导还等着,就推了他一下。
方永志只好先把这个问题搁后,瞅了一脸平静看不出什么表情的宗先生一眼,低声道:“张琳玉和她父母,都已经去世了。”
“死了?怎么死的?”
方永志说:“张叔,就是张琳玉她爹,和她娘,都是生病死的,张婶先得的病,张叔把家底儿掏空了给她看病,房子也卖了,没看好,人没了,张叔本来身体就不大好,没多久也跟着去了。”
宗廷垂了垂眼,心里有些难过,虽然未曾见过小姑奶奶的面,但是听爷爷讲,那是一位很优秀很值得尊敬的女性。
结果她却悄无声息地病逝在了一个小乡村,宗家有那么多的钱,竟然让她病死了,不该这样的。
“那、那张琳玉呢?”之前问话的领导,看了眼表情沉重的宗家父子俩,追问道。
方永志就把张琳玉怀着孩子回乡后的经历简单讲了一下,神情难掩尴尬。
张琳玉本来不该这么早死的,她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多岁。
当初她书没念完回乡,还怀着一个父不详的孩子,想必在外面本就遭受过什么挫折,但是她回来之后,家没了,父母都去世了。
这对张琳玉而言,必然是极大的打击,她怀着孩子,缺吃少穿,住在牛棚里,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来,又赶上三年饥荒。
可以说,张琳玉的身体是硬生生被拖垮的。
这种死法,跟她的亲人交代,有些难以启齿。
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