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好做细,这样就能减少很多麻烦。
李多鱼跟陈文超,先将一根毛竹,绑在了一颗塑料泡沫浮球上,接着把另一端也绑住。
接下来,也不是很难。
就跟搭框架一样。
通过横竖交叉的方式,帮这些毛竹固定在这九个塑料浮球上。
唯一要注意的是。
海底的桩绳,是不能直上直下的,那样很容易拔桩,渔排也非常晃。
最好桩绳与渔排形成一个45°以下的夹角,简单来说,就是桩头与渔排越远,就越不容易拔桩。
而就在此时,陈文超刚好问道:“鱼哥,我一直很好奇,海浪这么大,渔排为什么不会把木桩给拔起来。”
听到这个问题。
李多鱼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前世也有个专门搞鱼排结构的研究生,到他们村给他们普及过渔排的科学原理。
可讲的太复杂了。
什么渔排所能承受的承载力,桩绳所能承受的拉力,还有什么风力
他这个只有初中肄业证的人。
哪里听得懂。
不过李多鱼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解方式,他用一根木根和一条绳子对陈文超演示道:
“道理很简单啊。”
“当我把这条绑着绳子的木棍,插进土里,你竖着拉,是不是很容易把它从土里拉出来。”
陈文超点头道:
“两下就能拉出来了。”
李多鱼接着说道:“如果你斜着拉呢,还能拉得动吗?”
陈文超恍然大悟。
“对了,鱼哥,你不是从小都跟我们一块玩的吗,你从哪里学的这些东西。”
李多鱼淡淡说了句。
“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有双善于发现科学的眼睛。”
陈文超嘴角抽了抽,这个真没感觉到,倒是以前的鱼哥确实有双善于分辨“腿”的眼睛。
李多鱼跟陈文超往返码头好几趟后,终于把渔排的大体框架搭建好了。
陈文超不可思议地走在渔排跳来跳去,并问道:“鱼哥,这中间留的一个个坑,伱打算用来做什么?”
“挂一个网,打算用来养鱼。”
陈文超有点不明白:“鱼那么便宜,有必要养吗?”
“留着也是留着,蛮养吧。”
“说的也是。”
李多鱼并没有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