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沙宁不是没想过振兴经济,而是还要兼顾许多民生问题,难以全心投入。
萧毅成为了最佳的合作伙伴。
精于商道,而且懂得让利于民。
这样的商人,沙宁愿意让他挣到钱,甚至是挣到大钱。
古义县以出产茶叶闻名,家家户户种茶树,符合萧毅的需求。
驶进古义县界,满眼都是整齐划一的绿色。
山坡上的采茶人,将新鲜的茶叶摘进身前挂着的布袋。
“怎么样,有没有搞头?”沙宁问坐在身旁的萧毅。
萧毅转头问道:“古义县一年的茶叶产值,大概有多少吨?”
这种数据不用问别人,直接问沙宁。
沙宁不能随意回答,示意萧毅稍等,拿起手机,给办公室秘书打去电话。
不过五分钟,得到了准确答复。
古义县大约有两万亩茶园,年产值8000吨左右。
萧毅对这个产量相对满意,但是种植面积有点少。
“古义县所在的市,有多少个县和古义县地貌差不多?”
想要规模经营,地段相连最好,便于收购运输,可以节约成本。
“泽林市大部分下辖县都是这种地貌。”沙宁知道萧毅是哪种层级的大老板,即便是茶园面积翻上十倍,后者也能吃得下。
种茶的人收入高了,周边县区也会跟风种植。
整体税收提升,政府口袋里有钱,也就能做更多的事。
良性循环,就是从解开第一个扣子开始。
萧毅和沙宁下车,徒步上了茶山。
没有提前踩点,也没有预演。
完全原生态。
古义县的茶叶,叶大饱满,绿意盎然。
“你们可以尝尝,味道非常纯粹。”采茶的大娘不认识沙宁和萧毅,鼓励他们品尝茶叶。
萧毅试着嚼了几片茶叶,不仅不苦,反而有种清新的香气。
质量没问题。
这种品质的茶距离卖高价,只差一个精致包装。
作为礼品售卖,不愁没有市场。
萧毅接连逛了几座茶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