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弓兵、枪兵和刀盾兵混合组成,主要作战任务是战事后期对敌散兵游勇进行追击;第二队人数一百,全数装备“陌刀”,主要作战任务是打散敌密集阵型或者应付敌军密集阵型冲锋;第三队人数最多,超过两百,以每十一个人为一小队分列,按谢岩的意思,他们将照搬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成为最主要的作战部队。
上警校的时候,谢岩曾和同学聊天时讨论过,大家都一致认为,在“冷兵器”时代,戚继光创立的“鸳鸯阵法”最为接近后世的“诸兵种合成”理念。
谢岩不是专门研究军事的,更不是军事天才,他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历史上现成的,并且证明行之有效的战法。
第一队和第二队的训练,谢岩不用操心,大唐有现成的方法操练,士兵们也大多熟悉,只需要经过强化即可。
唯有“鸳鸯阵法”,谢岩向三名军官和四名文官足足讲述了一整天,他们才明白阵法的精髓在于根据实际情况,临战决定阵法的使用。
虽然把这些个官员们听得是头晕眼花的,但是他们都明白,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方法,机动、灵活且变化多端,就是复杂了一点,得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谢岩顾不上那么多了,教会军官们“鸳鸯阵法”各种变化之后,训练之事,他就不管了。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一个是制作“鸳鸯阵法”需要使用的兵器,另一件事,在他眼中,更是重中之重,那就是找到“石炭”,即后世说的“煤炭”。
根据军中文书记载,曾有军士在“武平堡”西北方向发现过“石炭”,只是发现者后来在作战中身亡。谢岩根据这一记录,找到那军士的同乡和好友询问,证实了此事为真,只是事情过去很久,加上“石炭”在大唐用处极为有限,从不受重视,所以他们也不记得究竟是在什么地方了。
无论在哪个年代,能源都是极为珍贵的战略物资,谢岩深深明白这一道理,因此,当他把手上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之后,即带着五十个人,就驾乘十具马拉爬犁出发找寻“石炭”去了。
冯宝听说谢岩亲自带人外出后,不禁长叹一声摇摇头,他就搞不明白,这么“拼”干什么,再想想自己这些日子教那些人练习“滑雪”时遭的罪,他头一次心里萌生了“要离谢岩这家伙远点”的想法。
各项训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麻烦也总是层出不穷,好在所有人目标一致,动力十足,总算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事,一切都在按照谢岩的设想中前进。
谢岩总算回来了,还带回来装满十个爬犁的“石炭”,他需要这些“石炭”替换掉柴,用来作饭、烧水,在军营各处安置“炭炉”取暖。
林运见谢岩在屋中安置“炭炉”,大惊失色,连忙阻止,说:“‘石炭’燃烧会产生‘炭毒’,会毒死人的。”
谢岩知道这是古人对“一氧化碳”不认识、不理解造成的误区,他没多解释,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林运,只要用密封的管道,将“石炭”燃烧产生的废气引入室外,人在屋内就是安全的。
林运亲眼见到,谢岩让人用铁皮卷成一个空桶,再连接成长长的一根,从屋内一直延伸到屋外,而后又做了一个炉子,把铁皮桶插在炉子边事先预留的地方,“石炭”在炉子里燃烧,废气通过铁皮桶滚滚涌到室外,最后在火炉子上放一水壶,取暖烧水一举两得。
经过三天的验证,林运终于确信,这样是安全的。
于是,“石炭炉”就成了堡中最受欢迎的东西了,训练的军士们,也多了一项任务,轮流去挖“石炭”,把体能训练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也是一种“创新”。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各项训练如期达到事先预想的指标。
按照事先计划,谢岩选拔出最优秀的四十人,由雷火和罗汉易带队,组成“敢死队”,另外六十人由刘愣子和韩成带队,组成“突击队”。
谢岩告诉他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他们这些人,必须要学会“雪地生存”、“雪地攀越”,还有一项特殊技能“手语”和“旗语”。
所谓“手语”就是用手势代替说话、“旗语”就是用旗帜代替,谢岩自己也是半调子,他把自己会的告诉了四名带队军官,其他部分,由他们自己和士兵研究,怎么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明了的手势或者摇旗动作来实现交流。
至于“雪地攀越”那就是更简单了,就是背着物资,穿着谢岩为他们特别制作的鞋子(其实就是在鞋底加一块嵌着铁钉,且钉尖向下的厚牛皮,来防止打滑用的),攀爬堡后的小山,重点是,要捡地形险要的来练。
“雪地生存”就难了点,主要是谢岩要求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在“睡袋”中渡过两个时辰。
“睡袋”是用麻布加上着各种轻巧的保暖物,诸如动物毛发,禽类羽毛、还有从“营平寨”买回来的冬衣里拆出的各种絮状物等等,外面再包以防水的毛毡,各个接缝处,都用蜡涂好,以防风侵水浸的。即使如此,它的防寒保暖性能也只是一般,不足以支持士兵们待上两个时辰。
最后,还是一名士兵想出办法,弄些铁皮盒,再把烧热的炭放到里面,外面裹上多层麻布袋,由睡袋里的士兵根据温度变化来决定是不是取下一些麻布袋,以保持温度。
根据实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