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今天是大年初二,很多人回娘家的日子。
因此,陈国华很快就买到了一只大公鸡。
老母鸡太贵了,相比较而言,还是大公鸡更有性价比。
何况,别人也舍不得卖老母鸡啊。
不过,就在陈国华拎着大公鸡,准备回城的时候。
却刚好看到有人家门口,在晒柿饼!
“老同志您好啊,新年好,您这个柿饼看着真漂亮,应该很甜吧?”
陈国华问人的时候,才发现老人家屋门口有两颗光秃秃的树。
这树,大概率就是柿子树吧?
今天天气好,但柿饼的话,不应该是早就晒好了吗?
怎么在大过年这个时间拿出来晒呢?
“新年好,对,这柿饼可甜了。”
那老大爷脸色黝黑,沟壑纵横,满是沧桑,但笑容却格外亲切。
“小同志,你是从城里来的吗?”
“对,今天早上在菜市场买了香菇,就想买只老母鸡”
陈国华笑呵呵地跟对方唠着嗑,还顺便再次掏出他自己的工作证给对方看。
这年代的人,虽说淳朴真诚,但警惕性也不是一般的高。
不过,他们也很容易信任别人。
特别是这工作证拿出来之后,老大爷的笑容更加热情了。
提及购买柿饼给自己妹妹吃的时候,陈国华能感觉到对方的热情,更多了。
同时,还顺带多嘴问了一句,陈国华的家庭情况。
得知陈国华四兄妹相依为命,老大爷还感慨了几句。
在这个年代,类似陈国华这样的家庭,其实真不少。
毕竟现在也才五八年,建国才第九年罢了。
老大爷家的柿饼并不太多了,陈国华就买了十斤。
估计是因为陈国华家困难,老大爷只收了一块钱,没多要。
一毛钱一斤的柿饼,属实很便宜。
其实现如今的水果零嘴等,都不便宜呢。
遇到这样老实巴交的大爷,陈国华也挺感激的。
临走前,他还是在他自己坐的地方,多留了一块钱。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