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皆服之。
而武弁服则是在明初亲征或遣将时服之。
皮弁服与武弁服在形制上大同小异。不同者唯:弁上锐,色用赤,上十二缝,中缀五采玉,落落如星状。
除身着武弁服外,皇帝还以双手持握着刻有“讨罪安民”的玉圭。
不仅如此,官员们还注意到,跟在皇帝及皇子侧后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弯臂捧持着一把饰以金玉的宽厚双手礼剑。
五步一岗的人墙继续延伸,从皇极门过金水桥一直连接到午门。
午门三洞已然打开,但门墙上无人把守。直到皇帝独过中门,皇子过左右王门,群聚在登楼道口的卫兵才跑步登楼入岗。
出了午门便离开了紫禁城而进入皇城。到此,距承天门就只有一道端门了。端门和午门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直道,直道的左右两侧是六科直房。直房外则分别是社稷坛和太庙。
端门未至,嘈杂之声已现。群聚在皇城凸字角的百姓越来越多,已经远超出了左右两道长安门之间的空地所能容纳的极限。
为了维持秩序,骆思恭调来了五百名披甲持刀的锦衣卫在大明门口严阵以待。并且命令中城兵马司调集同样多的人手巡防皇城凸角。
上午巳时四刻,一声长号吹响。紧接着,大明门左右两个门洞缓缓打开。
虽然皇城凸角有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大明门三个入口,但为了保证安全并显示皇家威仪今日只会打开大明门。
在开门之前,锦衣卫已经在大明门前十五丈方的位置放好了拒马,并在拒马后面设置了弩手及铳手,一旦有人妄图借此机会冲击皇城,那锦衣卫会在第一时间驱散人群并镇压骚动。
见到这个阵仗,原本准备拥进去看热闹的百姓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始终没有人鼓起勇气做第一个踏进大明门的人。
升陆文昭为锦衣卫百户的条子,在面圣的第二天就被一個小黄门送到了锦衣卫指挥使司。当日,骆思恭在本部衙门的正堂里,当众把百户的牌子递给陆文昭,陆文昭也非常识趣地单膝下跪双手捧接腰牌。
陆文昭并没有向骆思恭汇报自己的推测,而是继续执行着“监视澳门来人”的任务。
耶稣会使团只在徐光启的家里住了一夜。耶稣会财大气粗,他们第二天就在琉璃厂和正阳门之间的正西坊全款置办了一间能容纳整个使团的宅子。
耶稣会使团置办的房产离正阳门很近,而正阳门和大明门之间只隔了一个被民间称为“棋盘街”的小型广场。所以包括龙华民、郭居静在内的一众耶稣会士和澳门海商很早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