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吧

零点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泰昌大明 > 正文 第15章 内阁扩大会议(下)

正文 第15章 内阁扩大会议(下)(第2页/共3页)

p;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它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古门阀社会以门第出身而论(征辟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特权局面。

但隋朝仅仅只是科举的起源,此时科举制还在草创阶段,没有形成制度,各方面规定很不完善,但倒也基本确立了读书、应考、授官的基本框架。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并将科举分常科和制科。所谓常科,就是每隔一个定期举行的科考,比如到明代时,常科为三年一次。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科举就是制科了。

唐时,科举一共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其中最常举行的是明经、进士两科。考试方法为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

至宋,进士科地位提升,科举的科考内容就变了进士科和其他科(明法、明经、)。

到元,科考制度几度废用,暂时衰落。

元亡明立后,科举恢复,但仅设进士一科。而且考试的内容非常固定,仅限于儒家经典,必须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目,以程朱理学为参考。同时,只能用八股文答题。

从明朝中叶成化年间开始,朝廷正式确定八股取士。

八股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组成,不得自行发挥,不能旁征博引、譬喻联翩,也不可有其它任何越界之处。甚至即使在经典之内,还有犯上、犯下的禁忌。

八股取士自有其千般不好,但它的存在还是有现实意义的。答题格式和考试内容的限定,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考官的主观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让考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公平、更加客观。

比如,要是允许自由发挥,那不同的考生必然在文风上有所不同。这样一来,考官就可以通过文风来判断,某张卷子是不是给他打过招呼的那个人的卷子。

“对,朕要你加一科。”朱常洛重复了一遍。

“陛下,这恐怕不妥吧。”孙如游本能地抗拒,但他的理由还是非常充分的:“骤然加科势必增改考试内容,有违祖制啊。”在孙如游看来,祖制就是稳定的象征。

终于还是撞上祖制这堵墙了。朱常洛在心里慨叹道:但这堵墙已经不再是保护而是桎梏了,必须被摧毁!

“加科没有违背祖制,而是在祖制之上进行延伸。朕又没说取消进士科。”朱常洛一开始就准备循序渐进。“这样,礼部去拟一個章程,明年春闱仍以进士科为主科,主科一切不改。但增加数学科为副科,无论会试中与不中,皆可参考数学科。数学科不影响功名,不影响任官,这总行了吧?”

“考而无用,那数学科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