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有点低,十多二十年没变过,甚至有人调侃,一斤稻谷还没有一斤矿泉水值钱。
“当然了,种甘蔗也赚不到太多钱。我们村还好,种什么自己决定。我们镇有些地方,差不多是半强制种甘蔗的。”阿九爆料道。
张耀华愣了下,都这个时代了,还有这样的事?
那是计划经济时代才有的事吧?
“不会吧?”
阿九认真地点头:“我听说,糖厂很多都是国企来的,要保证产量。所以,大哥你懂的。”
跟国企扳手腕,你几乎没有赢的可能性。
“还有更奇葩的,有些地方必须种粮食。我们村还有人担心,怕要把那些果树砍掉,重新耕田。”阿九接着说道。
种粮食这事,张耀华倒是听说过,毕竟我们国家有耕地红线的说法,要保证粮食的产量。那是国家层面的考虑,不好讨论太多。
中国人对粮食很执着,也很重视,粮食绝对不能受制于人。
尽管现在可以大量进口大米等粮食,价格还不贵,但国家还是投入巨大的补贴去鼓励农民种粮。
他们在门口聊了一会,里面就脱好壳了。
白花花的大米,散发着米的清香。
自己家种的就是好,不像在外面吃的,越来越没有米的口感和味道了。
“大哥,你发现没有?外面卖的米更有光泽,好看不好吃。”
这一点,跟张耀华想到了一块去。
“嗯!是这样。”张耀华点头。
“我听人说,那是抛过光的大米,总感觉不太可能,成本得多高呀?”阿九听别人这么说的时候,心里是不相信的。
毕竟很多大米的零售价都是三块钱左右,要把每一粒大米抛光,他不敢想象那是怎么样的工程量。
“不奇怪,有专业的抛光机,过一遍就行,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张耀华说道。
他怀疑,就是抛光等工序之后,把大米一些好吃的成分给弄没了,所以才不好吃。
这让他想起以前老师讲过一个小知识,说大米表面有一层物质是很有营养的,洗米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力搓。
老师还讲过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一家人,儿媳妇是个很孝顺的人,每次熬粥都是把米捞给老母亲吃,自己吃稀汤。然而,老母亲却越来越瘦,儿媳妇越长越好。
当然,这故事是夸张了点,但不会空穴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