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下了十两银子告谢一番后,易承等人便继续乘马车前往二十里外的刘庄村。
这个时代的农村与后世的区别不大,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低矮的黄泥茅草房,便是构成这个时代的农家村庄。
出城十里外,到处都是阡陌小道,马车已经不能继续前行,易承等人只好下车徒步前行。
一路上又问了不少人,这才在下午时分找到刘庄村。
走进这个村子,就看到两个七八岁还光着腚的孩童正背着两篓子牛粪在追着一条野狗,扑面而来的农户气息让易承完全不能把这种地方与史书中那个白衣飘飘,浪漫高雅的屈原联系在一起。
“敢问老人家,您可知道屈原在哪?”在村口,易承看到一名老汉正扛着锄头朝村外走,赶忙上前询问。
“屈原?你是说屈平吧?”老汉上下打量了一眼易承的穿着,小心地问道。
“正是屈平,字灵均的那位。”
“在村东头的河边杵衣服呢。”老汉留下一句话,就头也不回地扛着锄头朝村外继续走去。
“多谢。”易承告别了老汉,便一路朝村子的东头走去,村子不大,很快易承就看到了村东头的那条小河,河宽不到半丈,水质清冽,却看不到有人在此浣洗衣物。
“梆!”“梆!”“梆!”从不远处的水岸边传来一阵敲打的声音,易承赶忙带着荀子和一众仆从朝声音的地方寻去。
发出声音的地方是一处凹地,凹地处有几层小石阶,正好靠在河边,一个身穿灰色曲裾窄衣的中年男子正蹲在石阶处,一手持棒槌,一手扶着一些衣物,在那里一下又一下的敲打。
他低着头,易承站在高处看不清他的模样,只好朝他喊道:“敢问先生可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
正在敲打衣物的男子停住了手中的动作,缓缓抬头看向站在高处的易承等人。
这是一个长相颇为俊美的男子,修剪的十分精致的胡须,还有摆正的银色头冠,显示出他与路上那些乡野匹夫不同的气质,尽管脸上有许多汗,可他的头发仍梳的一丝不苟。
“在下早已不是什么三闾大夫,只是楚国一普通庶人而已,汝等又是何人?”
“在下乃道门理综的弟子李长安,尝闻先生才学无双,特地不远千里从齐国前来请教。”易承拱了拱手道。
“呵,无甚好请教的,在下才疏学浅,何德何能担才学无双四字,公子还是请回吧。”男子说完,又重新挥动手中的棒槌,继续敲打起泡在水中的那些衣物。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