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敢承见解二字,只不过刘翰林口口言称礼法,难道便忘记了,皇长孙另有其人,并非是朱允炆殿下?”
刘三吾一听,心中顿时一咯噔,细细思索,这才想起来,论及礼法,的确有一人更有资格被称为皇长孙。
那便是懿文太子第三子,朱允熥!
当初懿文太子娶常遇春之女为妻,为正妃,生长子朱雄英,及朱允熥。
而朱允炆,则是继妃吕氏所生,虽说出生时间在朱允熥之前,但论及地位,远不如正妃常氏所生的朱允熥。
只是正妃常氏在洪武十一年病逝,后续继妃吕氏被扶正,也是理所当然。
再往后,长子朱雄英早夭,吕氏所生朱允炆,年龄长于朱允熥,被称为长子,也不算过分。
但是,即便吕氏从继妃扶正为正妃,所生子嗣朱允炆,从法统上来说,只能被称作是朱标的长子,而并非嫡长子!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故此詹徽才会出言讽刺刘三吾,连法统正位都未曾认清。
如此情况,刘三吾自然有所考量,不在法统上纠缠,转而言道:“詹尚书莫要忘记,皇长孙殿下仁厚淳孝。众所皆知,太子殿下薨逝,皇长孙殿下日夜恸哭,以至于形销骨立,如此贤明仁孝,难道不能立为储君?”
刘三吾话中虽只有对朱允炆的夸赞,并未提及朱允熥只言片语,但意思非常明显。
太子薨逝,身为法统意义上的嫡长子朱允熥,却不见有半分事迹显出,这难道不是极大的错误?
詹徽显然是接收到了刘三吾传递而来的信号,心中暗道这条老狗,避重就轻,光捡对朱允炆有利的地方进行叙述,唯恐其他人不知道这件事情。
而且故意在陛下面前几次三番的强调此事,摆明了是要利用陛下对太子朱标的深厚感情,来一次爱屋及乌!
人老成精,古人诚不欺我,詹徽倒也不恼,顺着刘三吾的话头,道:“刘翰林好尖利的口舌,我与你论礼法,你却和我说仁孝贤明。既然如此,之前陛下所说,燕王殿下为何不可立为太子?难不成刘翰林觉得,燕王殿下不够贤明?”
刘三吾须发皆张,一张老脸显出浓重的怒气来,愤道:“素闻詹尚书生性险刻,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老夫何曾说过燕王不够贤明?”
这话刘三吾的确是不能说的,大庭广众,而且是在皇帝的面前谈论皇子的坏处缺点,那可真是不要命了。
更何况,燕王朱棣镇守北平,几次三番将蒙元残部击退剿杀,可谓是战功赫赫,在诸多皇子之中,能力极为突出。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