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在想着呢,就听阎应元开口大声喊道:“我是朝廷南京水师统领阎应元,本是江阴典史,蒙陛下越级提拔,唯以此身精忠报国,护国为民,马革裹尸……”
听到他的喊话,俘虏们都有些惊讶。
他们没想到,这么神勇的一个人,原来以前只是一个江阴典史而已。不过与此同时,阎应元的表现,也是让他们非常敬佩的。
他们好奇阎应元要说什么,便都一个个竖着耳朵听着。
阎应元缓缓扫视这些俘虏,同时继续大声喊道:“……陛下乃千古仁君,只要是江南百姓,都能知道陛下领军救护扬州府百姓的事情,还有南京城的百姓,也多亏陛下才能活下来。还有太原百姓,京畿之地的百姓,皆知陛下仁义。此战平定贼乱,天下便能太平!”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着眼前的这些俘虏,厉声问道:“你们是要背负贼名,人见人厌;还是他日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听到这话,所有的俘虏都是震惊了。一时之间,他搞不清楚这个朝廷水师统领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都是投降了么,难不成这样都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对于华夏百姓来说,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是任何人都想要的。可是,要做到这个,真的很难!
他们疑惑着时,就听阎应元又大声喝道:“如今还在厮杀,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谁和我一起杀贼,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事后你们便不是贼军,不是俘虏,而是义士,我定然也为们在战报上请功,够你们在即将到来的太平日子里活得堂堂正正,立下功劳的,甚至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机会只有一次,做是不做?”
这些大顺军俘虏听到他的话,都不由得露出了向往。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只是想过平凡日子而已。一将功成万骨枯,能有几个人最终能成为那一将?
特别是这些大顺军俘虏来说,他们不是大顺军的精锐,每天做的,其实就是混日子,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口饭吃。
天下已经乱了二十来年了,人心思定,不只是这些俘虏,还包括天下万民,都渴望太平日子的到来。
皇帝好不好,他们多少有些听说,而朱明王朝,又都是正统,几百年了,深入人心。如果能在一个好皇帝治下过着太平日子,这几乎是绝大部分人做梦都想做到的事情。
而如今,在阎应元的描述之下,这样的日子,马上就要来到了。
如果说,之后天下太平能回家了,那以什么样的身份回家,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都不用选,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更好!
有关皇帝的传闻,这都过去了一年多了,哪怕李自成等大顺军上层人物都严禁军中讨论,可多少总有听说一些的。再说了,眼前这位朝廷水师统领也言辞凿凿,提到了扬州府、太原、京畿之地等等,要是说谎,很容易戳穿的。
好皇帝,天下太平,以后怎么过日子,如此种种,一下灌输到这些俘虏的脑海中,自然有一些人会很容易做出抉择。
就在阎应元说完之后一会的功夫,就见到有俘虏站起来,仰着头,看着城头上的阎应元大声回答道:“做,我做!”
有人带头,其他人便更容易选了,纷纷站了起来喊道:“做!”
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也让更多犹豫的人不再犹豫,到了后来,只有少数一些人还蹲在那,有些惊慌失措地看着,却也没有站起来。
阎应元却没有婆婆妈妈去管这些人,而是大声喝道:“好,你们只管跟在我身后厮杀,为天下太平而战!为光宗耀祖而战!”
喊完之后,他便立刻吩咐道:“发兵器,随我出战!”
陶国祚听到这个命令,却是犹豫了,连忙提醒道:“大帅,万一他们……”
他的话没说完,阎应元就知道他的意思,怕他们这些俘虏又会反复。可是,阎应元更知道,战场上更需要增援。胜负决定国朝气运,影响极大。
就算是冒着风险,也定然是要为朝廷这边能胜增添多一份筹码才行。
因此,他立刻打断了陶国祚的话道:“别无选择,立刻发兵器,你领着你的部下在最后,我和李大忠在前面,就这么定了。”
不管是冲锋,还是俘虏可能的反复,冲在前面的人是最危险的。
这个最危险的位置,阎应元没有命令别人来做,而是自己做了。
这个情况让陶国祚觉得惭愧,便立刻用坚定地语气说道:“李大忠领的是刀盾兵,冲锋陷阵,当以长枪为锋,末将随大帅一起杀敌!”
阎应元没有婆婆妈妈,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此,我们兄弟并肩为战!”
陶国祚听了,用力点头:“并肩为战!”
………………
主战场上,厮杀的双方,都在拼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其中,有一方便先支持不住了。
厮杀中,马进忠一身是血地退下,找到同样退下在喘息的惠登相喊道:“顶不住了,李自成身边全是他老营的人,我们再这么打下去,有可能被他给灭了!”
惠登相看着手下已经开始败退,便转头看向他,同样喊道:“那怎么说?”
战场上的厮杀声震天,想不喊根本就听不清。
马进忠用手一指,喊道:“反向杀,汇合朝廷官军再打。”
惠登相听了,立刻转头向东面看去。
他们两人合兵一处厮杀,在他们和朝廷官军之间,还有李自成的人马,是袁宗第所部,也都是精锐,正在抵挡朝廷官军的进攻。不过明显看出,虽然是暂时挡住,但也是节节后退中。
如果这时候加强东边的攻势,和朝廷官军前后夹击的力度加大,确实更有可能击溃袁宗第所部的。
不过,他又转头往西看去,看向李自成那边。
如果说,他们不缠住李自成的话,就有可能被李自成脱离战局,可以调动兵马的机会了。如果那样,就算击溃了袁宗第所部,可能战局的进展,依旧是难以说胜算在那边?
除非击溃了袁宗第所部之后,依旧能快速跟进,咬住李自成这边,那朝廷的胜算就更强一点。
他还在想着呢,就听一个手下跑过来说道:“大哥,兄弟们顶不住了!”
惠登相一听,转头看去,就见李自成那边不知道何时出现了几队弓箭手,正往他们这边密集射箭,不少手下都中箭倒地,战线明显往后退了!
惠登相一见之下,当即咬牙对马进忠喊道:“好,我来顶住,你赶紧打通和朝廷官军的通道!”
此时的两人,都没想到这一战竟然打得如此辛苦,有点要不小心就全军覆没的危险。
那李自成也是真得拼了,把他的老营全都压上来了。
这样的战法,以前可是没有过的。作为和李自成一起造反过的两个人,对此是相当清楚。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李自成把所有老本都押上,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理解。毕竟连皇帝都领军冲出来了,这一战要是胜的话,就可以在南京登基称帝了。
有一点,却是惠登相和马进忠也不知道的,那就是李自成这边也非常难受。
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并且越打越强,就是因为他能把主力保留下来,吃败仗损失的都是杂兵。
老营的兵,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装备也是最好的。
不过在去年年中的时候,昌平一战,损失了好多老兵。因此,他手下的老营,建制完整的就是袁宗第他们这些没有跟随他攻打京师的这批了。
可如今,袁宗第等人,都已经领着老营的精锐顶上去了,如此才挡住了朝廷军队的进攻。不得不说,李自成认为的非明国皇帝嫡系的这支军队精锐程度,是远超他们意料的。
此时,惠登相和马进忠的作战重心一变,李自成这边便立刻感觉到了。
宋献策连忙向李自成建议道:“殿下,赶紧撤到安全地带,重整其他军队投入反攻,大局可定也!”
牛金星听了,也是连忙劝谏道:“对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是殿下。自身安全了,就算输了我们也有重来的机会!”
一听他的话,李自成的态度变得坚决起来,当即说道:“退什么退?我再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指不定又会坏事!给我打,狠狠地收拾这些叛贼,敢捅老子的刀!”
说着话时,他转头看向大胜关。
如果还在大胜关的话,哪怕大胜关的关墙矮了一些,好歹也是有城墙的。只要能当下朝廷官军的攻势,就是轮到他这边反攻的时候。
如今想想,该是还在大胜关更好一些的。
一边想着,一边看去时,他忽然发现,大胜关竟然已经被朝廷官军占领,并且大胜关那里,有一伙人往他这边冲过来,举着的,是朝廷官军的旗号。
李自成又转头看向战场上,看到刘芳亮,白旺等人又领军增援袁宗第所部,不由得顿时精神一振。
其他都是小事,就这主战场上,谁胜谁负,才是决定生死的。
于是,他便立刻喊道:“全都给孤压过去,压垮这两个叛徒,杀明国皇帝者封王!”
这个军令传下,顿时让惠登相和马进忠的压力一下加大,迫使马进忠不得不又把兵力重心调回来抵挡李自成的反攻了。
而朝廷官军这边,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确实是有道理的。
之前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确实杀得一帆风顺,但是杀过了大胜关之后,贼军的抵抗明显变强了很多。当面的贼军,不管是精壮程度,还是护甲装备,又或者是军械火器之类的,明显提高了几个档次。冲锋的势头,就慢慢地缓下来,伤亡也开始增多。
崇祯皇帝自然是在观战的,看到这一幕之后,他也立刻明白,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僵局的话,朝廷官军这边反而要陷入被动了。
于是,当他看到当面的大顺军又来了增援时,便毫不犹豫地转头对身边焦急等待的龙威营统领陈永福说道:“帮各军打开缺口,从高杰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