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官差,一定是误会。”
“官差,肯定搞错了。”
“景昭兄,他不可能和贼人有瓜葛。”
“官差,你莫要冤枉好人。”
旁边赵掌柜亦想起陈捕头刚才之言,此厢房走水,是有人故意所为,是为了造成混乱,然后趁机搞事,适才不就逃脱了三人么?
但眼前这人是解元郎,前途一片光明,又怎可能与那些贼人有关联?
一念至此,赵掌柜开口道:“陈捕头,会不会弄错了?”
陈捕头不置可否:“赵掌柜,对与错,如今还不知。我正问他话呢。”
赵掌柜又道:“陈捕头,但这书生是解元郎。”
陈捕头愕然:“解元郎?”
他终于将三个字听了进去,满脸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再次打量着那名书生。
赵掌柜点了点头:“他是应天府乡试的第一名,按理来说,应不会与贼人有往来。”
那名书生听了赵掌柜之言,顿时醒悟过来,马上应道:“官差,小生姓王,名昶。托祖先保佑,小生在应天府乡试侥幸得中举人。”
赵掌柜听得暗摇了摇头,仅凭“侥幸”二字,又怎可能得中举人,而且中的还是乡试第一名。
陈捕头仍将信将疑。
那叫王昶的书生又道:“小生在福至客舍已暂居了两日,赵掌柜曾见过小生的路引。他可为小生作证。”
另外数名书生听得又纷纷道。
“官差,景昭兄正是应天府乡试解元。”
“我四人亦为举人,可为景昭兄作证。”
“莫若我等报上名来,官差可依名一一核实。”
“若官差不信,我等亦可拿出路引来。”
一人为举人也就罢了,眼前这五人均是举人?
陈捕头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先不要说这五人以后能否得中
进士,仅凭如今举人的身份,只要他们愿意,大多可以外放,去就任一方知县,甚至知州。只不过就任的地方或许稍为偏远而已。
但无论如何,就任一方最少亦是正七品的大明官职,这是他陈捕头一个小小的衙役敢得罪的么?
在陈捕头惊惧之间,一道声音传来:“掌柜……”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