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器局贪腐案死了两个重要证人,线索被迫中断。
朱瞻基心中打了个冷颤,这就是老爹深藏不露的手段吗?
人死了,就是皇爷爷要追究也只能追究看守牢房的狱卒,对于大人物来说这不过是无足轻重的蝼蚁,死活并不重要。
太子老爹已经具备了政客的腹黑手狠的特质,这么多年稳如泰山的太子之位,岂是浪得虚名。
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这种视人生死如草芥一般的冷血朱瞻基暂时就学不来。
受到一万点暴击伤害的朱瞻基,觉得应该需要找一个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了。
可是茫茫人海又去哪里找一个合心的幕僚呢?朱瞻基现在有点恨自己干嘛那么快醒过来,多做上几天梦,可能就会对大明朝的人才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不至于到现在只记得一个三杨和于谦。
心中烦闷的朱瞻基吃过午饭后不想待在军器局,就带着范安和锦衣卫校尉着便装出了军器局在大街上闲逛。
朱瞻基这样的贵人微服出行,最受罪的是负责安保的人员,锦衣卫跟随人员看谁都像刺客。
朱瞻基倒是觉得没什么问题,眼下可是大明最安全的时代,朱棣整日盯着地图,琢磨还能找谁练练手。
大明百姓看待蛮夷如同树上的猢狲,无非就是多穿了一件衣服。
经过两宋培养积累,到了大明已经发展出相当规模的市民人口,住在城池里百姓,大部分并不从事农耕。
城市中大量的人口催生了各种行业,造就了城市的繁荣。尤其话本小说的兴起,更是让茶馆兴盛起来。
一个好的说书人就能让一座茶馆生意火爆。一张书案,一把折扇,一只醒木,一个说书人,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一段引人入胜的讲述。
关键时刻突然的停顿,更是让人抓耳挠腮,恨不得把说书人抓过来暴打一顿。
朱瞻基此刻就坐在一家名叫‘春晓茶馆’的雅间里听说书人说书,说书人讲的是刚刚流行起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写书人原是张士诚手下谋士,张士诚败亡之后流落江湖,靠着写话本谋生。
说书人正讲到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阿斗,说书人口才极好,抑扬顿挫中将白马银枪的赵子龙刻画的惟妙惟肖。
讲到高潮之处,茶馆的听众就会高声喝好,随之而来的便是数目不等的打赏,就像书友在某点上看作者君写的书一样,看的爽了随手打赏一些点币,只为内心深处的一点欣赏。
科学证明花钱使人愉悦,挣钱使人痛苦。所有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有人给自己挣钱,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