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声道:“回禀太子殿下,末将郭瑞愿听从殿下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下子总算是抱上粗大腿了,年纪轻轻的就是三品武官,戍守边疆的大将军。
这位监国太子爷未来的大舅子,将来的国舅爷,从此感到扬眉吐气。
这时,他充分体会到,什么叫皇亲国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恭喜郭大帅,郭少帅。”
“恭喜大将军。”
“……”
帐内一阵道贺声,弹冠相庆。
接着,君臣之间就军户司等一系列事宜,展开深入讨论。
……
成立军户司消息传出,京师上下都是吃惊,都在打听哪些官吏派遣过去。
听到这个消息,京师城下又有数万饥民奔涌而来。
在将来戍卫计划中,等这些饥民们调养一些日后,便会组织这些饥民,迁徙至渔阳郡一带。
按卫所落成军户,青壮年编为军士,大家以工代赈,大规模开垦荒地,搭建城堡,自食其力。
当然,这都是后话。
太子爷下达令旨的当天傍晚,郭瑞新的班子就在开始运转了。
在各个粥厂的一边,一些气色较好,体力有所恢复的饥民们,已经集中在几个书吏的简陋桌前登记。
他们将是首批被转到幽州渔阳州各地安置,正式成为卫所里的第一批军户。
这些人将得到很好的待遇,比如每天吃上谷粮,清洁干净地换上崭新军服,农具兵器都有。
有了救济与期望,原先骚动的饥民,都是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到了傍晚,众人又在排队上前领粥,秩序井然。
他们很多都集中在郭氏粥厂的锅前,想看看在饥民中流传的,这位慈悲心肠的未来太子妃,是个什么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