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接了一个大单子,峡口的铺子总算是有了点工厂的样子。
为了将这批活按时交付,宋应奎对人员的工作进行了分配。丁焕义和二舅以及从沿川子庄上临时雇的一个帮工主要负责制作车架。
铸钢珠是宋应奎来做,姜小虎和三弟负责将铸成的钢珠进行研磨和筛选。钢珠是宋应奎热铸出来的,先用砂轮机将铸疤磨光,然后放到水力沙缸里打磨抛光。抛光后,放到有标准孔洞的筛床上,将太大和太小的都筛选出去,留最合适的用卡尺进行最后的检测。
这样的办法,铸一次钢珠最后合用的也就三四成,算是相当粗糙的一种生产办法。好在不合尺寸的废钢珠可以回炉重铸,原材料浪费不会太大。
车轮的主体是宋应奎和三叔两人来做。刚开始的时候,会慢一点,工艺做熟之后速度会提上来。
进入六七月份,又赶上了夏收,还得腾时间忙活这事,也能耽搁不少时间。
虽然由于今年以来,家里的腐竹生意越做越好,爷爷从阴屲里本家那边匀了两个人手到自家干活。但收粮入仓的紧张时刻,还是要停下铺子里的活顾最要紧的事。像二舅和丁焕义家里也有粮要收,请假回家是免不了的。总之,这段时间是所有的紧事都赶到了一块,一个人得分成好几瓣来干活。
将地里的麦拉到场上,开始碾场的时候,最忙的农时总算是看到了头。
“奎娃、我在牛家沟那边打听了两个好的骡驹子,想买回家,到时候一头放你铺子里用,一头留家里用,你看怎么样?”碾场的空当,爷爷给宋应奎说了他想接下来给家里置办的家当。
“两个骡驹子?买来了就能用不?”骡子既能干农活又能代步,比马和牛更实用,是西北边地农民最喜欢的大牲口。爷爷想买骡驹,宋应奎当然支持,就是怕买回来的骡驹太小了,还得养一段时间才能用。
“两个骡驹子满一岁了,力量上单一点,只要不干大力气活,稀疼着使还是能用。”
“哪、要不给家里再买个大骡子吧?家里的骡子和牛都老了,估计再使不上几年,再说现在家里的活多,光靠现在的这几个牲口也干不过来。”算了一下,两头骡驹子买过来,家里好像还不够用。二叔经常上街得有一头,铺子里要有一头,哪家里就还是用老骡子和老牛,以及今年刚买来推磨的驴来干活。
“我想着把老骡子挑换了,再买一头大骡子。”宋田顺也算过账,家里的地不多,一头牛和一头骡子就够用了,多添一个嘴划不来。
“买上吧!家里现在不缺买一个骡子的钱,把人替换轻省了,能挣的钱更多。”
“哪也成哪!大骡子买着来,调顺当了,就把老骡子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