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张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你……,”贾代儒的眉头皱得很紧,下死眼盯着他。
“所以要看是什么样的‘宰相’!现今汉土未安,我们理应承继文公的遗志,一扫蛮夷腥膻!不求奋死驱逐胡虏,却享太平而碌碌,更欲为硕鼠?”贾璘接着朗声说道。
贾代儒听得眨眼呐口,其他学童听得茫然。
扫视了一下他们,贾璘继续说道:“光复大汉疆域之志,才是真正的‘不二其心’!”
……
塾堂内的众人,也不管是否认同他的话,但都被他的气势慑服。
里外都很安静,雨水从屋檐掉落在石阶上的“滴答”声音,隐隐地在众人的耳朵中响着。
呆愣地注视他许久,贾代儒艰难地说道:“好!你虽眉目清秀、鼻直口阔,却总还是纸一般薄的命数!你好歹要展现一下自己的本领!即将开考的童生试,看看你的运数吧。!”
塾内的学童们听到这话,立刻各自把脑袋埋在了面前的书本里。
秀才、举人、进士……,那是学子们渴望的出身。可只是童生试,就是很多人终生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场的这些子弟来家塾学习,大多是被各自的父母逼迫,主要的任务就是识字、受熏陶。
参加科举并晋身为官的这种“举业”方式,备受人们的尊敬,所以这自然是他们父母的殷切希望。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这些膏粱子弟既然可以通过袭封、贿买“捐前程”,甚至干脆做一辈子的富贵纨绔,谁又想苦读书本呢?
至于贫弱人家的孩童,却因为没有持续学习的资本,以及要混生活换饭吃,也并不能坚持研读经卷。况且贫贱子弟又只想着巴结豪贵子弟,更少有肯苦读晋身的志向。
所以科举之路看似繁花似锦,学子们却并不容易实现。
贾璘对于贾代儒充满揶揄和恼恨的话,在心里接连发出问候之后,一本正经地拱手答礼:“有劳老夫子指教,学生记住你的预言了。”
贾代儒见他的话说得谦诚,但态度并不服软。又再找不着别的借口可以惩治,贾代儒一时更觉羞恼。
“哈哈哈,璘哥儿好口才。”
这声传来,众人一起看向塾堂门口。
来人长得俊秀挺拔,气度风流潇洒。贾代儒连忙问道:“琏哥儿前来何事?”
贾琏拱拱手:“二老爷要我带宝玉哥儿来家塾看看,说是让他知晓‘上学’二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