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成没说话,谢元就替他说了出来。
只是提到这一段,谢元又忍不住地嘲讽“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她看向周文成,“周长史,这种鬼话你信吗?”
“且不说那‘民乱’是如何形成的,只接连有朝廷命官被杀害,就足以表明崔某人以及岭南某些官员的‘渎职’。”
“所谓‘民乱’,分明就是崔伯庸等权贵,为了自家的利益,亲手炮制出来的。”
“朝廷派来的官员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于是就‘死于民乱’。”
“我这个越王妃,察觉到越州刺史有贪墨、渎职的嫌疑,暗中命人搜罗证据,于是,合县又有了‘民乱’!”
谢元说了一大堆,话锋一转,将话题扯到了自己身上。
她看向周文成,目光灼灼,“周长史,您不是小孩子,更不是傻子,这些情况,我一个妇道人家都能看出端倪,我不信您会看不出来?”
周文成张了张嘴,最后却化作一丝苦笑。
他挫败地点了点头。
越州乃至岭南的问题,他当然看出来了。
否则也不会一道接着一道地往京城送密折。
可,天高皇帝远啊。
岭南在五岭之南,地处蛮荒,交通不便。
大周朝又是新朝初建,百废待兴,圣人一时间真的顾不上岭南。
只要岭南诸州郡的官员没有扯旗造反,只要他们还愿意臣服大周朝,朝廷就暂时不会太过计较!
崔伯庸等人,估计也是看穿了这些,才会这般“肆无忌惮”。
周文成也早就想到了。但他曾经是御史,又肩负着监管越王府的责任,这才忍不住地给圣人写密折。
哪怕他知道这些并没有用。
至少在现在,圣人还不想分出精力来整治岭南。
将来,或许有一天,圣人想要动手了,那些密折和证据,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想到这些,周文成的激愤瞬间被湮灭了。
他整个人都有些颓败。
谢元一直盯着周文成的反应,见他这副模样,便知道对方的想法。
很好!铺垫已经做好了!
也让周文成深刻认识到了崔伯庸等越州官员的嚣张。
他日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