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孙宁有些郁闷地从梁括的办公室里走出来,拳头捏的紧紧的。
半个小时前,孙宁打了个电话给梁括,说有事情要跟他商量一下。梁括有些不耐烦地说:”我只有十分钟的空档。“
孙宁拿着一叠项目资料,那是整个工艺的流程优化方案,涉及晶圆,晶圆切割加工,半成品装配,测试,和成品包装。根据自动化的需要,整个工艺都需要升级,而除了意大利的机械手供应商,同时还有十几家国外的供应商在竞标。这当中最重要当属自动流水线的链接,机械手,智能化跟踪系统,测试夹具的信息采集系统升级。将来会有一整套业界尖端的工厂信息采集系统配合自动化生产,从而彻底取代目前的人工采集数据。
人工数据的采集顾名思义,每个车间当班的必须抽出一个员工(一般由组长代劳)收集生产相关信息,比如投入原材料,产出成品,坏品数量,坏品原因,报废数量,效益,循环时间。然后把数据交给生产主管审核,再转给工艺和质量,采购等部门。这里的人为因素,促成了不低的错误率,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候有些员工弄坏了产品,但是害怕被追责,就会偷偷地把坏品藏匿起来。所以经常出现盘点账目无法做到匹配,就是所谓的盘亏。生产部心里知道但又无法解释,就会报在坏品里。这样一来,工艺部门和质量部门都会有强烈的意见,毕竟良品率是共同kpi(绩效评估指数),进而追查坏品原因,要求活要见货,死要见尸,生产部拿不出来,也不愿意拿出来,于是往往含糊其词。如此这般争端就很多,影响合作关系,还会增加不信任,最重要的是这个数据采集环节涉及到大量的人力资源。
在诟病不断的情况下,一直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变,主要还是受限于硬件,这次趁着生产线的升级,质量和工艺主动设计了嵌入式的传感系统,增加了完整的条码系统和视频监控,有了一个完整的跟踪系统。对比人工采集数据,除了准确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对成本控制更是有极大的帮助。孙宁和孙亚威,李明启,冯昭楚离等人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把架构搭建起来,现在只要梁括点头,就开始部署。
但,这些都是铺垫,孙宁还有另一个话题想跟梁括谈——提一提楚离升职的倡议。在他看来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楚离和孙亚威,冯昭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担着一样的责任,而测试车间因为是成品,更加充当了最终把关的一环,压力甚重,因此他想试探一下。无独有偶,在前几天,阿东居然也找到自己,十分委婉地表示,他认为楚离应该被赋予更大的责任。虽然他反复强调自己无意插手工艺部门的内部事务,只是对他比较欣赏。
孙宁进了办公室,看见梁括正摆弄着手机,那好像是最近很风靡的苹果手机。见孙宁进来,梁括马上把手机翻转过来,使屏幕朝下,并示意他坐下。
”老板,跟踪系统的方案我们已经做好,可以完全覆盖目前的人工采集,并且我们认为有些难度比较大的工位,也同样可以操作。这样对于成本,迟滞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个你说了算,不是什么大事。“梁括眼皮也没有抬,表示赞同。
”投入产出比在最后几页。“
事关资产,梁括谨慎地翻看了一下,看到财务和品控部门的人都签了字,他点点头,没问题。然后抬头看着孙宁,用英语说了句“ell done”,就摆出送客状。
“还有一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说。”
“我觉得楚离这一年来表现很好,加上他目前负责的范围也增加了,我想提拔他。”孙宁坚定地说。
“不行!”梁括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气氛尴尬了一分钟。孙宁再次从业务能力,沟通很好,人际关系不错,这次方案主要挑头人其实是他,自己只是协调一下等等……
“我说了不行!你听不懂吗?”梁括粗暴地打断了孙宁。
“我不懂……”
“你不懂那就给我仔细听。”梁括恶狠狠地盯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