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军的影子都没等到。拓跋焘孤军深入,不敢贸然进攻,柔然人逃走。
更出乎意料的是,柔然人居然主动出击攻击了北魏远征军的粮道。拓跋焘只得从漠北回撤,途径沙漠,军中断粮,柔然又不断出轻骑兵骚扰,拓跋焘损兵无数。
众多怪事,使拓跋焘顿生疑窦。崔浩也感觉奇怪,派人暗中调查,没想到查出一个惊天大阴谋。
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就是尚书令刘洁,匈奴人。拓跋焘还是太子时,刘洁就跟着拓跋焘,拓跋焘继位后,封其为尚书令。
“魏尚书令刘洁,久典机要、恃宠自专,魏主心恶之(《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刘洁为人不低调,且结党营私,再加上在与崔浩的数次谋略pk中完败,太武帝拓跋焘逐渐把崔浩当宝,把刘洁当渣。
刘洁恼羞成怒,趁拓跋焘攻击柔然时,先假传诏令,更改会击鹿浑谷的日期,又唆使人叛逃到柔然,告诉敌军魏军军粮所在地,还意图在拓跋焘退军途中派人袭杀拓跋焘。
刘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盟者包括拓跋焘的亲弟弟拓跋丕、拓跋范以及一大批鲜卑贵族,他们图谋杀掉拓跋焘,拥立拓跋丕。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刘洁野心不止如此,他想建立另外一个刘氏匈奴汗国。
拓跋焘、崔浩果断采取措施,半路下达诏令—太子拓跋晃监国,解除大批鲜卑贵族的军权。
回到平城后,拓跋焘大开杀戒,一大批鲜卑贵族脑袋落地。拓跋丕“忧心而薨”,拓跋范“因疾暴薨”,死的不明不白。
在崔浩的辅佐下,拓跋焘灭大夏、击柔然,内部整肃,环顾北方,就剩下窝在西北角的北凉了。出击北凉,按说这下没人反对了吧?
结果,反对声还是很强,代表人物安西将军李顺:我多次出使北凉,那地方荒凉无比,少水,我们以骑兵为主,战马喝什么?
崔浩晃了晃一本书:《汉书》中记载,北凉水草丰茂,物产丰富,渴不死马,也饿不死人。
有了理论依据,拓跋焘出击北凉,又一次验证了崔浩的正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每次都你对,大多数人错,那么,你必然会被这大多数人捏着放大镜找错。
1.灭佛招怨。
崔浩是个汉人,也是一个儒生,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大力推行儒家意识形态,把他所效力的北魏打造成一个强大的汉化帝国。
鲜卑贵族对汉化改革抵触的第一轮攻击宣告失败后,崔浩感觉自己的抱负有了实现的可能。
鲜卑守旧势力依然很强大,他们不会甘心一个鲜卑人的帝国受汉人的摆布,但拓跋焘的屠刀使他们意识到,他们的战场不应该在反叛篡位领域,而应该转移,转移到意识形态领域。他们最终也找到了反击的最有力武器。
佛教。
佛教是一种舶来文化,但在中国包括全世界都显示了惊人的生命力。这正好被胡族们利用,作为对抗中原本土儒学的反击武器。
佛教在北魏的兴起,自然会影响本土儒家意识形态在北中国的地位。崔浩不是没看到这一点,但儒学更多的是一种治国方略,而非宗教,为抵消佛教的影响力,崔浩准备拿中国本土的宗教来反击,这自然就是道教。
崔浩向拓跋焘推荐了一个道士,此人叫寇谦之,已在嵩山修道七年。
415年,寇谦之宣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予他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成为北天师道的开山鼻祖。423年,他又称老子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录图真经》六十余卷,赐以劾召鬼神与金丹等秘法,并嘱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这个北方的太平真君,自然暗指拓跋焘。
424年,寇谦之亲赴平城献道书于拓跋焘。
被“上天”尊为太平真君,拓跋焘自然非常受用。后来,拓跋焘听从寇谦之的进言,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并封寇谦之为国师。
一个鲜卑人,居然被劝说成了道士皇帝,崔浩在北魏帝国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崔浩头脑有点发热,想趁热打铁,彻底铲除佛教。
拓跋焘刚开始还算冷静,佛教生命力顽强,信徒甚众,全面铲除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全面禁佛,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但一件事的发生,却最终令拓跋焘下了全面禁佛的决心。
445年,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聚众反魏,并向南方的刘宋王朝称臣。拓跋焘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寺院内发现兵器,遂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震怒。
崔浩趁机进言,说寺院广占土地、荫附人口,促使拓跋焘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下令诛杀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之太武法难就这样开始了。
中国封建历史上曾发生三次大的灭佛事件,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合称“三武灭佛”。
与后世的北周武帝灭佛不屠杀僧侣相比,崔浩煽动的这次灭佛行动,确实有点过了,就连崔浩极力推荐的国师道人寇谦之都看不下去了,他曾以杀僧过多,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打击佛教的力度。
一时间,朝野间怨声载道,也引起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强烈不满。
太子拓跋晃。当时拓跋晃监国,他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拓跋焘劝谏,废佛的诏书才得以缓宣。远近的沙门趁机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但北中国历经石虎、苻坚、姚兴等胡族天王建立起来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
全面毁灭一种宗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极为敏感的事件,如果强力推行,往往是祸端的开始,这点,在崔浩身上最终得到了验证。
2.明辨姓族遭忌
崔浩虽然为鲜卑人服务,但毕竟出身于汉族世家,对汉族士族门阀制度,总是怀着别样的感情。
431年,掌握北魏朝政的崔浩,搞了次本无意义的社会活动。活动主题为“明辨姓族”,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
在鲜卑国度里,搞这种东西是很危险的。因为,鲜卑的文明史太短。同为士族大姓的表弟卢玄觉察到了这种危险,劝阻崔浩不可轻为,但崔浩固执己见。
某次,有个叫王慧龙的人(自称是王愉之孙)从江南投降过来到北方。崔浩之弟崔恬因羡慕王氏门第高贵,想把女儿嫁给王慧龙。但有人说王慧龙不像真正的王门子弟,崔恬就找民俗学大家、哥哥崔浩来辨别。
崔浩一见到王慧龙,立即高兴的拍手:真正的王门子弟,地地道道的贵种。
原来,太原大族王氏(非琅玡王氏,但也是高门),世代遗传齇
鼻(酒糟鼻子),在江东有“齇王”之称。
崔浩自己在家称王慧龙是贵种,无可厚非,但可能是当宠臣时间久了,对民族隔阂的警惕性放松,崔浩还在朝中的鲜卑诸大臣面前称赞王慧龙,炫耀自家招了个贵种女婿。
鲜卑人本来就对崔浩的受宠不满,纷纷向拓跋焘告状,说王慧龙是从南方归降的,崔浩叹服他,有“讪鄙国化”之意。
拓跋焘觉得崔浩也有些过分了,把其传来一顿训斥。崔浩急忙叩头请罪自责,拓跋焘方才作罢,但对崔浩猜忌的种子已种下。
3.侍宠抗储遭恨
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总理朝政,因受北魏三朝皇帝宠信,崔浩有点飘了,对太子晃总是以长辈的心态对待。
崔浩一次曾推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人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拓跋晃不同意:先征之人,亦州郡之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宜先补郡县,以新征者代为郎吏。且守令治民,宜得更事者。”
但崔浩仍固执己见,最终把他推荐的人派出去任职。忘记了自己打工仔的身份,与皇储较劲,结果可想而知。
4.国书事件遭灭族
439年12月,拓跋焘准备修订《国书》,编纂委员会成员有:主编崔浩,副主编、中书侍郎、渤海人高允,编辑、散骑侍郎、太原人张伟,清一色的汉族知识分子。
既然是修史,自然要根据实录写,拓跋焘是这样要求的,崔浩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出了一本魏国的国史。
《国书》修毕后,有人建议把《国书》和崔浩所注的《五经》刊刻在石头上,建个碑林,供路人观看,该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赞赏。
监国的太子都同意了,崔浩也就放心的准备碑林去了。拓跋晃出于什么目的表示赞赏,史书无记载,但这种赞赏背后,一定隐含着冰冷刺骨的杀机。
拓跋鲜卑族,起源于游牧民族,历史自然谈不上文化灿烂,早期有些历史,甚至丑陋野蛮。《国书》作为史记类著作,自然要求秉笔直书,尽述鲜卑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
拓跋焘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现在崔浩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工程颇为浩大。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往来行人皆能看到。
不是谁都有呼伦贝尔大草原般博大胸襟的。本来就对汉人官员充盈北魏中枢不满的鲜卑贵族们,看到自己祖辈的一些不太光彩的个人信息被披露,皆群情激奋,到拓跋焘面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
这也就直接要了崔浩的命。
正史都认为,拓跋焘之所以诛杀自己的第一辅臣崔浩,是因为崔浩灭佛招怨、明辨姓族遭忌、侍宠抗储遭恨,最终因国书事件惹得拓跋焘忍无可忍,不得不杀他来平息鲜卑贵族集团的怒气,来维护皇权的稳固。
诚然,这种说法很有说服力,并经过了翔实的考证。然而,我想,有个最主要的导致崔浩被杀的因素,被史学界所忽略了。
这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告状的鲜卑贵族,无意中选择了一个最佳的告状时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