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为了反清复明,而是为了经济互助,改善困境。
根据《清实录》记载,清初全国人口大约为6000万人。乾隆初年,全国在册人口已接近1.5亿,到乾隆末年,人口突破3亿的。再过40余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就达到4.128亿。
满清人口迅速膨胀,耕地并未大量增加,却进一步集中到地主手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衣食无着,被迫流离失所。
面对人口过剩,有志之士经常感叹:“生齿日繁,地不加广”、“生计常苦不足”、“渐多游手”……清帝也不得不承认:“宵旰筹思,终乏良策。”
人口过剩,造成大量的农村破产者、城市无业游民。这些人构成了天地会的主体,使天地会不断发展壮大。
在广东广西两省,天地会又格外活跃。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同意五口通商。广州失去了贸易垄断地位,华夏贸易中心迅速由广州转移至上海。
在此之前,长江流域的商品大多经过两广进入广州,沿途养活了无数的搬运工人、水手。广州的衰落造成大量失业人口,他们只得加入天地会等秘密会党,以求互助。
但天地会组织较为分散,即便是同一地区的各处山堂,亦互不隶属。由于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天地会声势贵师大,却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气候。
听过杨田的劝告,杨烜内心有些不以为然。
正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满清已呈现出衰亡的败象。对于杨烜来说,结识一些江湖豪杰,未必就全无好处。
杨田胆小怕事,杨烜不想和他废话,违心地说道:“你放心。经过此番事故,我再也不跟天地会来往了。”
杨田大喜,说道:“少爷有这种决心,老爷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这些天,少爷你不知道,老爷为你操碎了心,往制台衙门、抚台衙门、臬台衙门跑断了腿,银子使得跟流水似的,总算有了点眉目。”
说到这,杨田四下查看一番,凑到杨烜面前,说道:
“老爷找到了陶军门,他答应帮忙。臬台衙门那边也打点好了,准备把少爷解往惠州。惠州是陶军门的驻地,到了惠州,少爷保管就能恢复自由身。”
杨田口中的陶军门,指的是时任广东绿营陆路提督陶煜,杨遇春对他有知遇之恩。最近英国人兵临广州城外,以坚船利炮为后盾,要求两广总督履行八年前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准许英国人入城。
广州城外形势紧张,陶煜也来到了广州,配合总督对付英国人。
杨国佐毕竟也是昭勇侯杨遇春的长子,怎么混得如此之差,连保全杨烜都这么费劲呢?
这也不难理解。杨国佐才能平庸,不受杨遇春喜欢,昭勇侯的爵位传给了次子杨国桢。
杨国桢倒也精明强干,荣膺闽浙总督。但他是汉人,勇于任事,得罪了不少闽浙大员。杨国桢受到满人排挤,被人暗地里弹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