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最近数年以来,朝廷面对灾年,虽不直接发钱发粮,但灾后重建,以工代赈也是朝廷出钱出粮。
朱高煦知道,在未来,朱棣为了加强皇权,实现皇权下乡,必会施行官吏一体。
到那时,朝廷不仅会将地方上府县长官征辟佐官小吏之权收归朝廷,还会剥夺中枢高官如六部尚书自设幕僚吏属的权力。
到那时,凡大明朝的官吏,无论官职大小,品级高低,皆领天子之俸,食天子之禄。
届时,朝廷便可凭借人事权与财权,极大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进而实现皇权下乡的目的,可由此便会导致拿朝廷俸禄的官员逐年增多。
即便有倭岛的银矿,但朱棣要奉朱元璋遗志迁都北方,修建新都也是要花很多钱的。
这一点朱棣虽然没有明说,但朱高煦心里是有数的。
同理,皇帝封赏的爵臣越多,朝廷需要支出的钱财也就越多。
“大宁卫都督佥事陈亨劳苦功高,多次领兵平定胡虏诸部,扬我大朝国威,战功赫赫,论功当封伯爵!数日前的早朝上,俺不顾诸多御史及朝臣反对,执意封其为泾河伯,便是顺应天理,以正国法!”
朱棣说到这里,特地观察了一下朱高煦三人的反应,见三人还算安静,心中不禁有些欣慰。
大明王朝建国之初,为了嘉奖功臣,以示军功爵的殊荣,朱元璋曾特地昭告天下将封爵标准定为“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而且他对皇室姻亲外戚的爵位授予管理同样极为严苛。
此举,等于是将军功封爵上升到制度与律法的层面,既能让有功之臣心服口服,又能限制皇亲国戚靠关系而滥封爵位。
“如今出身低微的陈亨受封为伯爵,此举既能让功臣得到应得的荣誉,体现皇室恩德,又能彰显朝廷对攻略草原的重视,这是鼓励天下英豪之辈跃马大漠,为国效力。”
洪武年间爆发过多次大案、要案,许多功臣遭到清洗,而陈亨却一直得以置身事外,安然无恙,并未收到任何波及,可见朱元璋对此人的才干和忠心都比较欣赏。
待到后来朱棣入主东宫,五年的秉承期间,陈亨再度得到重用,被一路擢升为大宁卫都督佥事。
陈亨镇守的大宁卫是明朝防御北元的军事重镇,“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
换言之,朝廷在这里屯兵二十多个卫,皆为清一色的勇猛善战之军。
朱高煦虽然熟知明初历史,但对陈亨这样一个在史书上并不出名的人物印象不深,只是听过陈亨的名字,而不知道此人具体是做什么的。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