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此事有些蹊跷,郭刚是一颗明子。当初,陈宗盛开始栽培他时,便将他身边的暗子仔细清理了几遍,只剩下马、赵二人,我们一直以为,他们是成功潜伏下来了,如今看来并不是这样。”
李雉若皱了皱眉:“相爷怕是因为对郭家的执念有些自欺欺人了,无论如何,他亲手撕了最后两根缰绳,却不肯归厩,就是脱缰野马!呵呵,想不到有人处心积虑杀了陈宗盛,却又出了个郭刚!”
“也罢,原西之事已是一团乱麻,且放一放,先就崔阚兵败一事,应对一下胡世宽吧。”
“好,我一会儿就知会崔家,这件事情只需要让崔家一口咬定,是为了呼应原西伐灵之战便可,至于郭刚一事,相爷若是有疑虑,我便遣人查找梳理一下线索,原西短时间内咱们不宜再白白牺牲人手了。”
“嗯,如此甚好!”林元长舒了舒心中郁气,趁手的人在跟前还是省心:“且去弄吧,你刚从安州回来,事不必太紧。”
李雉若拱手谢过挂怀,径直离去。
第二日,‘大夏河东卫主将崔阚,率十万大军奇袭潞州,兵败被擒’的消息传开。
大夏朝堂不可避免地吵开了锅,大部分的官员都以丧师辱国的罪名弹劾崔阚,少数因为这样那样原因,本想为崔阚说话的人,都没有一个敢开口的,只是皇帝身体不适,中途离朝,甚至连之后御书房的小朝会也没有参加,大臣拟的折子全部留中未发。
又一日,朝会上弹劾崔阚的声音终于小了一些,有人站出来小声为崔阚说话,。
再一日,双方争论的关键点忽然变成了崔阚的合理性,贯以情理法处事的时代,合理性很快变成了合乎情理,最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崔将军为了呼应原西伐灵,替郭将军减轻压力,才贸然出兵。
与此同时,北旗的使节赶到了大夏京都,先是谴责大夏不顾双方约定,擅自开战,一番酣畅的口水战之后,也终于提出了意料之中的诉求:
郭正刚退兵,北旗送回崔阚。
崔将军为了郭将军出兵,郭将军放弃些功劳换回崔将军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一众朝臣在宰相胡世宽的领衔下,算是同意了北旗义和国书,向皇帝请了给郭正刚的圣旨,内容自然是一番嘉勉,一番斥责,令其退兵。
几日之后,宣旨的太监赶到了灵州城下郭军大营,战战兢兢地将圣旨递交给了郭正刚。
宣旨,开什么玩笑,仗着宫廷近侍身份来原西耀武扬威的,早已和脚下的大地化为一体,他虽然在宫中混的不好,但还是眷恋着这个世界的,好在郭将军虽然脸色难看,终究没为难他,他才送了一口气,下去等答复,当然,他很希望永远不要有答复。
帐中,郭正刚看着桌上的圣旨;账外,将兵们隔空望向郭正刚。
“怎么,你不会真的想领旨吧?”杜清喝了口粗茶,打破了沉默。
“我本叫郭刚,”郭正刚并没有回答杜清的话,而是自顾地说起其他,“前相林元长对我有大恩。”
杜清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不,你不知道,这个‘郭’的意义!”郭正刚眼睛望向虚无。
杜清皱眉片刻,终于灵光迸现:“你是前汉名相郭茂公的后人!?”
“几百年了,没想到还有人记得郭家先贤。”
杜清收敛清高,郑重道:“我相信不光是我,还有很多人都记得郭公。”
“那想必杜参赞也知道,郭家历代,万事以‘忠为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