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考勤员肖敏端着一杯新沏的茶水跟在他后面,进屋后,肖敏把茶杯放到老袁面前,“袁厂长,你请喝茶。”
刚才方翰民去考勤员办公室借椅子,肖敏本想跟他多聊几句,方翰民把情况一所,肖敏也是个很会办事的人,她马上清洗一只茶杯,沏了茶,跟着方翰民送了过来。
老袁略感诧异,“哎哟,我坐一会儿就走,还惊动你们了。”
肖敏离开后,方翰民坐到老袁对面,“袁厂长,我把一号生产线的投产过程和新工艺运行情况向你汇报一下吧?”
“这会占用你很多时间,今天就不必了,咱们随便聊聊吧。”
虽然没有详细汇报,方翰民还是把大致情况向一把手作了介绍,“投产四五天以来,总体情况还算平稳。”
“刚才在生产线上,每个岗位我都看了看,虽然我对加氢还原的技术细节不甚明了,但生产过程的运转情况,我还是略知一二。说实话,在没投产之前,我没想到这么顺利,我甚至认为,这么超前的制药工艺,在投产过程中,即使出点问题,报废几批原材料,只要最终取得成功,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老袁见证了多次新技术新工艺的工业化实践,有些技术和工艺,在试验过程中表现良好,一旦用于实际生产,就水土不服,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老袁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没有那么功利,搞技术探索,必要的学费该交就得交,他特别欣赏方翰民这种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即使探索失败了,只要能积累经验教训,付出的学费就值得。他认为,红星制药厂现在缺乏的就是方翰民这种人,那些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沉稳有余,闯劲不足,对企业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在涉及到方翰民的问题上,厂领导班子个别成员三番五次故意为难他,袁厂长则为他主持公道,每次都力排众议,力挺方翰民,并为他的工作扫除障碍。
方翰民的加氢还原新工艺不仅在小试中试取得了成功,将其应用于一号生产线的深度技改,投产后同样取得了成功,这令袁厂长喜出望外,他不仅更加喜欢这个既无学历又无资历的年轻人,而且感觉方翰民有点神秘莫测。
虽然袁厂长没有给方翰民施加任何压力,但方翰民对待技术和工艺问题一向严肃,他认为工业生产不同于在实验室做探索试验,不成熟的工艺技术就不能用于生产实践。
言谈中,袁厂长特别提到新工艺对消除废水污染的作用,“这件事对社会的影响太大了,地方政府现在非常关注环保问题,只不过因为红星制药厂是本市的利税大户,有些政策执行不到位,只要不出大事,监管部门睁只眼闭只眼,装着没看见。但这种局面长不了,作为企业,还是应该自觉把环保问题解决好,不能总是指望政府偏袒。”
“对,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环保问题的金钥匙就在企业手里,政府监管只是外因。”
“但是,企业解决环保问题,也有难言之隐,因为三废处理是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业,除非企业效益好,否则,根本没有动力做这件事。就像前两年二车间的废水处理项目,为了环境保护,咱们的投资力度,一般企业是承受不起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