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尔文勋爵放下烟斗,说:“很有必要!”
两人很快联名写出了信件。
伦琴现在是慕尼黑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看到开尔文勋爵的来信后,对附在里面的论文也是着实震惊,立刻回信:
“此篇论文已经将x射线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观点异常前瞻,我对这篇论文表示完全支持以及赞同……”
很快,伦琴的盛赞与李谕的论文一起发表在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自然科学会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伦琴的强大背书,大半个欧洲的科学界都看到了这篇论文。
此时欧洲受惠于科技强大带来的优越,对于科学是非常热衷以及推崇的,很快英国《泰晤士报》也刊登了文章进行报道,取名:“来自龙的国度·尖端射线的洞察”,不胜赞美之词。
当然,现在的李谕还不知道这些,因为他正在努力学习着日语和德语。
这天,英国驻大清公使萨道义爵士来到了总理衙门。
奕劻看到他立刻感觉头大:莫不是又来要钱的。
萨道义是当年代表英国在《辛丑条约》签字的,和奕劻接触算比较早了。
“公使先生,不是还没到还款日期哪,再说现在已经有汇丰银行进行收款了。”奕劻说。
萨道义摇了摇头:“我并不是为此事而来。”
他把一份《泰晤士报》和一张电报放在桌上,继续说,“我是来找一位叫做于礼的中国人。”
奕劻听到不是来讨债的,放松了许多,问道:“于礼?我怎么没听过?是谁?难不成又有人要包围公使馆?”
萨道义指着《泰晤士报》说:“现在英国境内的报纸上都在报道此人,称他在射线领域的造诣达到甚至超过了伦琴教授。”
呵!报纸还真是有点夸大其词了。
“啊?”奕劻脑门上冒出无数问号,但射线、伦琴他都没听过,只好说,“还有这种人,莫非是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我让同文馆查一查。”
同文馆离得总理衙门很近,奕劻立刻吩咐他的翻译瑞征去隔壁找丁韪良。
奕劻则拿起了报纸,啧啧称奇:“没想到啊!没想到!”
“不仅如此,”萨道义举起电报,“这也是昨天刚刚从我国传来的电讯,开尔文勋爵和皇家学会会长哈金斯爵士联名发的,电报内容指名道姓就是让我们大使馆帮忙找这個叫做于礼的人。”
如此长距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